肺炎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冠病毒已突变中国科研团队有2个亚型, [复制链接]

1#

新冠病毒是否已经发生突变?如何突变?这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中国科研团队最新发现显示:新冠病毒已于近期产生了个突变点,并演化出了两个亚型,分别是L亚型和S亚型。研究发现,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这两个亚型表现出了很大测差异。其中S型是相对更古老的版本,而L亚型更具侵略性传染力更强。对不同亚型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新冠肺炎的差异化的治疗和防控。

资料图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以上研究来自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ScienceReview)于3月3日发表的论文《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OntheoriginandcontinuingevolutionofSARS-CoV-2)。

论文通讯作者为陆剑研究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中心)、崔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论文通过对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个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分子进化分析,发现病毒株已发生了个突变点,而且多数是近期产生的。该研究揭示:新冠病毒已经演化出L和S两个亚型。其中个属于这两个亚型。从占比上看,L亚型更为普遍达到70%,S亚型占30%。

论文作者认为,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演变方式推测,L亚型和S亚型的传播能力、致病严重程度或许存在较大区别。

论文称,两个亚型的区别在于病毒RNA基因组的第位点,L亚型是T碱基(对应亮氨酸,Leu),S亚型是C碱基(对应丝氨酸,Ser)。通过与其他冠状病毒比较,作者发现S型新冠病毒与蝙蝠来源的冠状病毒在进化树上更接近,从而得出S型相对更古老的结论。

L亚型在武汉爆发的早期阶段更为普遍,而L亚型的发生频率在年1月初后有所下降。作者认为,人为干预可能对L亚型施加了更大的选择性压力,如果没有这些干预,L亚型可能更具侵略性和扩散得更快速。另一方面,由于选择压力相对较弱,在进化上较老且攻击性较小的S型可能在相对频率上有所增加。这些发现意味着,目前迫切需要结合基因组数据、流行病学数据和年冠状病毒病患者临床症状图表记录,进行进一步的全面研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样本显示,大部分患者只感染了L亚型或S亚型中的一个。但其中一位近期有过武汉旅行史的美国患者分离出的病毒株,显示其可能同时感染了L型和S型新冠病毒。不过,作者表示目前还无法排除新突变型的可能性。

延伸阅读:

巴西对2例新冠肺炎病毒基因测序:与在中国发现的病毒有不同

美洲新冠肺炎病例数量继续增加,美国华盛顿州卫生官员3月2日宣布该州又有4人死于新冠肺炎。巴西研究人员对病毒基因测序的结果显示,巴西两个确诊病例体内的病毒有所不同。

美国华盛顿州金县卫生官员杰弗里·杜钦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华盛顿州又有4人死于新冠肺炎,但这4个死亡病例此前未纳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统计。

美疾控中心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日美国共有91例确诊或推定阳性病例,有2个死亡病例。推定阳性病例指的是已在某些实验室检测结果为阳性,但未经过美疾控中心确认性检测的病例。

加拿大安大略省卫生部2日宣布又确诊3例新冠肺炎病例。加拿大全国累计确诊病例数增至27例。

巴西卫生部2日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巴西有2例确诊病例。巴西阿道弗·卢茨研究所和圣保罗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这两个病例体内的病毒进行了基因测序,结果发现首个病例体内的病毒与在德国发现的病毒更加相似,而第二个病例体内的病毒则与在英国发现的病毒更加相似。二者与在中国发现的病毒也有所不同。据介绍,这两名患者都是今年2月在意大利感染后回到巴西的。

圣保罗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埃斯特尔·萨比诺表示,病毒出现的变异是疫情在相关地区传播留下的印记,可被研究人员用于追踪病毒传播路径。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澎湃新闻新华社

流程编辑:TF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