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晚,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考察组中方组长、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考察组外方组长、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介绍考察组现场调研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其中我们总结、筛选这场发布会中7个比较受
Q7:为什么说新冠肺炎是防控难度最大的?
A7:关于新冠肺炎疫情为什么防控难度是最大,我感觉是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从病原学来看,它和SARS不同,目前了解,它的传播力高于SARS,它有一个指标“基本繁殖率”,也就是自然状态下这个疾病可以传几个人。考察团借鉴了前段时间有些学者的研究,做了综合分析,大概判断是2.0-2。.5之间,这是它的传播力,也是比较快。
尤其是在一个封闭状态下,它可能更高。
·第二个,从毒力上看,还有很多东西并不是很清楚。这个病毒的来源、致病力很多方面都不清晰。从这种疾病来看,它有很大的隐匿性。SARS一个很典型的症状就是发烧,几乎所有SARS病人都发烧而且是高烧,用测温计就可以识别出来,识别出来以后可以追踪密切接触者进行管理,意味着传染源能够很快得到控制。但这个病,从疾病的全貌来看,有无症状感染者、有轻症患者、有普通型肺炎、有重症肺炎,包括危重症肺炎。而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普通肺炎的比例,从现在资料来看占比比较大。如果没有及时就医,不论是患者,还是医务工作者,都很难发现,发现不了就难以控制,密切接触者也无法发现和管理。这种隐匿性是新冠肺炎和SARS非常不同的特点。
从临床学来看,早期感染的大部分病人可能只有轻微呼吸道症状,一部分病人有发烧、有咳嗽,有一些轻微呼吸道症状,进展很缓慢,但是往往很多病人,一周以后可能突然出现病情变化,体征和症状并不成比例。这个病对老年人,对一些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从现有资料来看,似乎它的毒力、致病力比较强,表明了它独特的临床特点。
·第三,到现在为止,从对易感人群的保护来看,还没有有效的疫苗。所以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来看,对比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新发传染病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确实是防控难度最大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此次疫情我们国家采用了因地制宜的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病毒逐渐扼杀,在研发疫苗已有曙光的前提下,我们坚持住,出门戴口罩,不聚集,相信希望胜利就在不远处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