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娃娃久咳就会肺炎吗错 [复制链接]

1#

儿科医生每天面对来来往往的患儿和家长,经常会遇到不同的家长询问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不明就里的担忧,有些是不恰当的健康观念。今天,我们邀请了三位经验丰富的儿科医生,为大家解答他们在门诊中最常被问到的问题。

家长:咳嗽、发烧时间长了,是不是会造成肺炎、脑膜炎?

医生:咳嗽、发烧是症状,肺炎、脑膜炎是疾病,不是必然结果。

很多孩子咳嗽、发烧,家长很担心时间长了会发展成肺炎、脑膜炎。其实,咳嗽、发烧都是患病后正常的身体反应。所谓“咳成肺炎”“烧成脑膜炎”实质上是入侵人体的微生物突破免疫系统的封锁,一路高歌猛进到肺部或脑部,才引发了炎症。这个过程中免疫系统能否抵御病毒、细菌,远比咳嗽、发烧多长时间重要。如果咳嗽剧烈并伴有呼吸急促的表现,长时间反复发烧,退烧后仍然没精神,不妨及时就诊,请医生帮忙排查肺炎的风险。

家长:为啥一个小毛病,也要开好几种药?

医生:用药的唯一依据,就是患者的病情需要。

有时候家长会对开药的标准产生怀疑,希望给孩子吃药越少越好,甚至从经验出发,觉得有些药不吃,病也能好;还有的家长正好相反,为了想让孩子快点好,巴不得多开点药——这两种观念都不可取。医生从专业角度出发,往往会看到一些大家平常不容易看到的问题。根据病情需要,综合考量孩子的实际情况,医生有可能开出不止一种药。但为了保护孩子的身体,医生也不会仅仅为求速效,就给孩子多用药。

如果对医生开具的药方有疑问,家长可以在问诊时积极和医生沟通,具体询问用药的根据。确实需要的话,在不影响孩子病情的前提下,医生也会尽量参考家长的意愿,考虑能否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家长:内科转到外科,是不是意味着要动手术了?

医生:不一定,只是换一种专业视角来调整治疗方案。

即便同一种疾病,也会有不同的病理生理特征。有时看待同一个患者的问题,需要转接到不同的科室,甚至可能共同会诊来制定最为适合的治疗方案。大体上,内科更多靠药物和其他辅助手段进行治疗,而外科往往最终需要做手术来处理疾病。但并不是说,到了外科的病人都必须进行手术。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外科的一些病例也可以优先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没有效果再考虑手术。即便一开始就适合动手术,也可以通过择期手术和急诊手术两种方式进行。只有病情发展较快、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甚至生命体征时,医生才会建议尽快手术。

家长:做检查有辐射,做手术还要打麻药,会不会影响娃娃的生长发育?

医生:放射和麻醉有严格标准,医院操作安全可靠,不必太担心。

一般来说,医院里各种检查手段都是安全的。B超和核磁共振(MRI)没有任何辐射,X光有微量辐射,CT的辐射稍微大一点,但是单次检查接受的辐射量并不会影响人体,更不会有传言的“核辐射”。在医院做放射检查,都会由专门的医生按照标准进行,尤其注意对儿童采用较小剂量,不会让患者平添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麻醉也是如此,传言不光是针对儿童,还有人说成人打麻药以后也会记忆力减退,其实都没什么科学依据。医院的麻醉医生都受过相当严格的训练,用药非常精准。从时长上来说,儿童的外科手术大多在4小时以内,对孩子的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即便手术的时间较长,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也会很快通过身体的代谢恢复。

总体来说,放射检查和麻醉手术都是很成熟的医疗手段,有非常严格的执行标准,完全可以在达到效果的同时保障患者的身体安全,家长不必过度担心,更不能成为阻碍治疗的原因。

家长:娃娃没生病,情绪也不错,可就是胃口不好,是什么原因?

医生:多半是脾胃虚弱,看看饮食结构是否需要改善。

绝大多数两岁以后的孩子,忽然开始不爱吃东西了,很有可能是早期饮食结构有问题,导致脾胃功能变弱。比如说,有的家庭会在孩子刚开始吃辅食的时候,在稀饭中加入骨汤、鱼汤,希望增进食物的口味和营养。但这些都是生热的食物,长期吃下来使得孩子的脾胃阴阳失调,体内一派热象。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脾胃功能受到影响,孩子自然就会胃口变差,吃不进东西。

对于这类饮食结构导致脾胃虚弱的情况,我们先要针对性地找出饮食上具体的问题,然后一方面调整健康的饮食结构,一方面使用一些适合的中药调理体质,逐渐恢复脾胃功能。

家长:能不能查查微量元素,看看娃还缺什么营养?

医生:与其说补缺,不如说纠偏。

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有上百种,我们能查的只有几种,远远不能说明问题。事实上,现在的孩子一般不缺吃喝,营养上的问题基本上都出在饮食结构不合理,容易出现高蛋白、高糖,但维生素摄入不够的情况。我们强调孩子的饮食结构应该是既清淡又丰富的,尽量不要吃肥厚或甜腻的东西。瘦肉可以吃,但是要多吃各种蔬菜,基本上达到每吃一口瘦肉,就要吃两口蔬菜的比例。这样不挑食、偏食,也就不会缺什么营养了。

孩子的饮食习惯要从小养成,这个是没办法用药物纠正的。蔬菜大多性质平和,易于疏通脾胃,在小孩饮食结构中的地位基本是不可取代的,完全可以覆盖水果的作用。

家长:听说娃特别想吃什么,就说明身体需要什么,对吗?

医生:未必,孩子喜欢吃什么更多来自饮食习惯。

举个例子,小孩都很爱吃甜食,但很多时候还是满足一种口感,并不意味着身体需要。如今市面上那么多人工合成的甜食,包括奶茶、糖果等,不仅仅会造成龋齿,对整个胃肠道都有影响。我们有很多传统的养生或者育儿经验,几千年传承下来,有的是对的,像“三分饥与寒”“不食膏粱厚味”等,有的理念在今天看来有些表述不够准确,需要在科学常识的基础上扬弃。

家长:都是一样的娃,我家娃的体质为什么就是这样?

医生:体质这件事,本来没什么不同,喂养不一样,逐渐就有了不同。

我们常说的体质偏热或偏寒,是生长过程中不断积累的结果。中医看来,大部分孩子刚出生时,身体里基本上都是阴阳平衡的。在后天的喂养中,吃肉类偏多的,体质就会逐渐偏热,吃水果、冷饮偏多,体质则会偏寒。

孩子的体质被称为“稚阴稚阳”,各方面功能都比成人要弱,但只要体内阴阳平衡,就会不断发展壮大,一点点变得强盛。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平补”,让孩子多吃性质偏平和的食物,比如玉米、红薯、红萝卜、南瓜、瘦猪肉、苹果等。

小贴士:强健脾胃要从吃做起

中医认为,孩子的各种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归根到底都跟脾胃关系紧密。能够从小养护好脾胃,孩子自然百病不生。原则上就是要吃暖、吃软,多吃蔬菜,水果适量。忌吃“肥甘厚腻”和人工合成类的食物。

来源:国家卫健委、首都教育

原标题:《娃娃久咳就会肺炎吗?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