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本是旺季的传统行业却遭遇滑铁卢。原材料价格疯涨,各种辅料也比拼着涨价,运输成本上涨,人工工资也要涨。发轫于上游煤碳、钢铁、造纸等行业的涨价潮汹涌而下,能源、原材料、运费、工业制成品轮番上涨。
事实上,从年初开始,煤碳、铁矿石、造纸等大宗原材料就开始上涨,数月后传导到整个工业领域。目前,中国工业领域全面涨价。
受去产能和其它因素影响,煤碳钢铁狂飙
受工业去产能和楼市去库存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焦煤和动力煤分别较去年年底飙涨超%和%。而截至10月21日,钢材综合价格指数79.00点,同比上涨19.17点,较年初增长22.63点。高线、三级螺纹钢、热轧卷板等重点钢材品种价格同比上涨27.4%、27.9%、44.9%。
化工原料疯涨,影响下游行业
近半年来,上游化工原料开始猛涨。TDI从年初的1万/吨狂涨到5万/吨;国产金红石型钛白粉由年初元/吨涨到元/吨,业内人士还坚定的认为继续上涨;新戊二醇已由元/吨左右涨到了元/吨。与年初相比,市场售价涨幅超过了50%的品种相当多,很多品种涨幅高达一倍甚至超过一倍。
建筑行业:铝合金、锌合金和运输成本大幅拉涨
铝合金、锌合金TDI从年初时每吨1万多元相比,目前已涨到接近每吨2万元的水平;受原材料价格大幅拉涨,现在门窗、幕墙、五金、配件等价格已涨了接近50%。
家具行业:海绵、木材和运输成本大幅拉涨TDI从年初时每吨1万多元相比,目前已涨到每吨5万元的水平。受原材料价格大幅拉涨,现在海绵价格已涨了接近一倍。受海绵持续涨价潮连锁反应,加上木材以及物流运输新政的影响,家具行业也开始上调价格。
不难看出,工业领域全线价格上涨已成大势,究其原因,税负过高怕是其中之一。中国的宏观税负高达38%左右,远远超过很多新兴市场国家,甚至超过了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从税费负担而言,中国企业的税负痛苦指数如果是第一,没人敢说第二。
其次是当前发展模式的问题。以制造业为例,过去中国制造能够异军突起,关键在于劳动力成本的廉价,因此中国在产业政策上选择了全球产业链最低端的加工制造,也就是给世界打工的模式。
这种模式既成就了中国过去的成功,但这也是今天中国制造和实体经济陷入尴尬和困境的主要原因。再说透彻一点,过去中国发展模式最大的经验就是廉价的劳动力和对接全球产业链的低端。我们的一切制度,我们的一切机制都是为这样的模式而准备的,在人口红利的周期下,这种玩法即使税费负担重、融资难,但也能活下来,一旦人口红利结束,这种模式的各种弊端就会显示出来。
因此,税费负担也好,还是社保等人力成本上升,融资难,都不是中国实体经济被打垮的原因。中国实体经济走到今天,根本原因是让我们过去取得成功的经济体系,经济模式已经丧失了竞争力。
图文综合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留言统一晚上八点后回复,加急请来电)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中国锁具网(APP)商务交流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