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当秋天加长版三伏天,这样养生帮您平安应 [复制链接]

1#

健康生活权威发布

今年(8月7日)立秋

遇上了加长版三伏天

初伏:7月16日--7月25日,10天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20天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10天

8月24日才是末伏最后一天

当立秋撞上了三伏天

如要用一个词形容天气,

一定是“暑湿”

立秋暑湿有四苦重浑身困重疲劳祛湿最重要

感觉浑身特别困重疲劳,像穿着湿透了的衣服,尤其是四肢、关节和头,非常沉重酸疼。

对策:祛湿最重要。多吃绿豆、西瓜、薏米、鸭肉等食物;多按按劳宫穴,可清心火、除湿热。

阴暑湿重阳气衰养脾助升阳

暑湿重会导致身体的阳气易衰,阴气加重,阴盛则伤阳气,正不压邪,会出现大便稀而不爽快、腹泻、尿少等。

对策:养脾助升阳。立秋后祛湿养脾最重要,多喝点滋养脾胃的养生粥,如莲子粥,莲子50克、白扁豆50克、薏仁米50克、糯米克共煮。

黏内脏黏滞不适运动微出汗

湿气大了,皮肤感觉黏黏的,连内脏也黏滞起来,这就导致有些人出现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口中黏腻等不适,甚至旧病复发。

对策:运动微出汗。适当出汗有助驱除体内多余的湿气。年轻人步行、慢跑,老年人打太极拳,都是出微汗适合的运动。

湿代谢差腿脚肿睡前泡泡脚

暑湿邪气趋下,很多人容易腿肿、脚肿。此外,湿气会加重脾和肾的负担,使得湿气积聚在下肢代谢不出去。

对策:睡前泡泡脚。睡前用热水泡脚,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加速湿气排出,缓解下肢水肿,还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当立秋撞上了三伏天

如果还要用一个词形容天气

一定是“秋老虎”

赶跑四大穴位“秋老虎”养心按“极泉”理气护心

“秋老虎”发威时不少人会总是感到心里烦闷。这主要是因为当气温超过33℃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对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大影响,气血运行不畅,人便会出现胸闷的感觉。加上这个季节是人体血液黏稠度最高的时期,如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血液黏稠度过高易引发心脏病复发。

建议: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第一要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该穴对治疗心痛、胸闷、咽干烦渴有效,经常弹按“极泉”能调畅气血,进而宽胸理气,养护心肺。弹按时力度应柔和,动作应连贯。每次弹按的量应因人而异,一般弹按10次左右。

祛燥按“迎香”润肺防燥

入秋后天气会逐渐由暑湿转为秋燥,而秋燥容易危害肺部引起肺炎。

建议: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去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按摩前全身放松、舌尖抵上腭,将双手中指指尖点于迎香穴,待有酸胀感后,再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健胃按“四缝”防秋膘增肥

立秋后,人的脾胃功能逐渐恢复,这也是体重增加最快的时候,如果不注重荤素搭配,摄入过多高蛋白食物,体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肥胖者要注意健胃消食,以免体重增长过快。

建议:四缝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属穴。取穴位置在第2、3、4、5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点。四缝穴原本是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的穴位,但成人按摩“四缝”效果也较好。该穴对轻度的消化不良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最好用大拇指掐按,效果更显著。

防热伤风按“足三里”强身败火

不少人头伏、中伏都没有被暑热击倒,但末伏时却撑不住了,主要和前段时间抵抗力透支过多,近期疏于保健有关。

建议:“足三里”是强身健体、养胃败火的黄金穴。该穴位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最常用的按摩方式之一是,手握成拳,以食指第一指节的背面作为着力点,或者手自然展开,以拇指腹作为着力点,在选定的穴位上绕圈按揉。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

这样喝水

防秋燥很重要!

苏打水VS高尿酸

高尿酸血症比比皆是,大概成年人群当中能够占到20%到40%。好多人吃苏打片,或者喝苏打水来治疗高尿酸,效果并不好。这是因为我们体内尿酸是一种以有机酸的形式存在,碳酸氢钠小苏打是无机的碱,所以有机和无机发生综合反应的可能性极小。

况且我们吃进去的碳酸氢钠在胃里被胃酸中和了,吸收到血液里头的成分很少。所以碳酸氢钠也好,小苏打片也好,喝苏打水也好,能够去影响人体的酸碱环境,只有微乎其微的作用。如果有高尿酸的话,还是一定要根据医嘱用药,不要自己去喝一些苏打水。

肾病,这样喝水!

全世界统计,80%的疾病,还有1/3的死亡率和喝水有关。比如一个肾病综合症患者,因为他尿不出去,渗透压太低,血浆白蛋白太低,这些水都在组织外头,所以要适度控制给他喝水。

医生会给肾病患者测尿了多少,排了多少,达到平衡才可以。如果过度地增加饮水量,会加大这些器官的负担。浓茶、甜饮料对于身体的负担会加重,所以肾病患者要注意。

中暑了,如何正确补水?

夏天经常出汗,长期在室外曝晒,或者短时间之内突然从阴冷地方到了光照充足的地方,容易发生中暑。

首先表现在大汗后短时间内脱水,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严重还会昏迷。此时要缓慢补水,可以喝一些糖盐水,果蔬饮料也可以。一定要少量多次,大概一次要喝毫升左右。

因为大量饮水可使胃部饱胀,妨碍横膈活动,影响正常呼吸,加重心脏负担,易引起心悸、胸闷等症状。

另外,有些人常在感觉非常渴的时候才喝水,此时机体已严重缺水,身体的器官已经在一种极限情况下运行,一则会加大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二则易形成尿道结石和尿路感染,三则易使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加速人体衰老,四则会引起大便干燥。

太原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

《健康时间》

《喝对水,才能更健康》

8月9日18:00

8月10日08::00

栏目

可点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