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回暖,也是孩子身体发育很快速的一个季节,虽然现在因为疫情,大家尽可能的减少出门的次数,日常加强家里卫生和消毒,但是春季对宝宝来说依然是个疾病高发的季节,我们来看看除了预防新冠肺炎,宝宝在春天还要预防哪些疾病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的春季育儿预防知识。
为啥春季是宝宝疾病高发的季节?
春天乍暖还寒时,万物蠢蠢欲动,细菌、病毒随之活跃。而宝宝抵抗力相对较弱,所以一些疾病便容易在这万物复苏的时节来袭和肆虐。
冬天里,身体渐渐对寒冷习惯了。春天天气转暖,人体内部系统却还来不及调整适应,再加上不按牌理出牌的古怪天气,忽冷忽热的温度变化,四处飞扬的花粉等也是春季致病的诱因。
而且初春蔬菜品种较少,宝宝胃口也较差,容易缺乏营养;对于已经上幼儿园的孩子,春季开学后,幼儿园狭小的空间里,病原很容易相互传播。
7种春季幼儿常见传染类疾病
1、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起病大多较急,有发热、寒意、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症状,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即显着肿大。
治疗:无并发症的宝宝无须就医,只需在家中隔离护理,到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若发现宝宝高热不退、呕吐频繁、头痛、精神萎靡、嗜睡,要警惕并发脑膜脑炎,医院诊治。
居家护理:宜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饮水;不要给宝宝吃酸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可加重疼痛;用冷毛巾挤干水后轻轻地贴在肿胀的部位,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2、百日咳
病症:多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病初类似感冒,数日后咳嗽加重,尤其夜间咳重,经1—2周发展为阵咳期。后期咳声短促,连咳十数声而无吸气间隙,脸憋红,鼻涕、眼泪流出,最后有一深长的吸气。
治疗:在初咳期可用抗生素治疗,减轻症状,但在痉咳期则抗生素并不能缩短痉咳的病程。当然,抗生素摄入过多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这里小编建议您用小儿推拿的方式进行治疗。
居家护理:
·居室要安静,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避免受凉。·少吃多餐,选择易于消化吸收。·宝宝的衣服被子要常洗常换,必要时用紫外线消毒空气。·不要随便给宝宝服用止咳药,不祛痰而强行止咳是很危险的。喂奶时若发生阵咳,等阵咳过后再喂,防止窒息。
3、小儿急疹
病症:又称婴儿玫瑰疹,经呼吸道感染,但传染性不强,多见6-18个月的婴幼儿,以春秋季为发病高峰。被传染以后4-8天,小儿突然高热,几小时内可达39-40℃,经3-5天忽然下降。
小儿急疹具有潜伏期,为7到17天,平均10天左右,发病年龄一般为生后6个月到两岁。一般起病急,发热39℃。的主要症状就是刚开始的时候发热,甚至高烧39度,40度,虽有高烧,但精神很好,有的可有轻微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
治疗:高热时可以给解热剂,若高热持续不退,患儿头部可用冷湿敷,并用退热剂。
居家护理:
·高热对发疹是必需的,因此不建议退热过低,应多喝水,多休息;
·断奶宝宝患病期间的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
4、风疹
病症:多因与患儿直接接触传染所致。患儿被传染后,隔10-21天才发病,低热、或中度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及咳嗽、打喷嚏、流涕、咽痛、结膜充血等。
一般待疹子出齐就退热。疹子数没有明显脱屑,也不留色素沉着,通常体温不高,患儿精神较好。风疹发病较轻,全病程2-3天。得过风疹可持久免疫。
治疗:无需特殊治疗,在体温较高时需要卧床休息及多喝水。少数患者可并发中耳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关节炎或心肌炎、脑炎及肝炎等,需及时送医。
居家护理:
·可根据宝宝的精神状态喂奶,如果以往喝牛奶的要多加点水,调得稀一点,吃饭的婴幼儿可吃稀饭或半流质饮食。·如咽痛,可用温热盐水漱口,发高热而伴有头痛者可服解热剂。
5、流行性感冒
病症:小儿流行性感冒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烧,打喷嚏,咳嗽,而且会伴有鼻塞的现象,小儿流行性感冒一般都是病毒感染导致,需要抗病毒治疗。绝大多数患儿发病突然,先是出现发冷、寒颤等症状,随后发烧,体温升高至摄氏39℃以上,持续3-5天,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疲倦、咽干、咽痛、咳嗽、咳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疾病症状。
治疗:在治疗上可以选择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在流感早期可以选择为孩子进行小儿推拿,用中医手法进行调理,点击查看如何推拿→儿童流感来势汹汹!专家教你如何应对
居家护理:
注意多补充水分、多休息;饮食注意营养均衡、易消化,发病前期以清淡为主,通常可在一周内痊愈。
若发现宝宝高热持续不退或热退后体温又上升,同时出现多种症状时,要立即就医。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病症:简称"流脑"。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经呼吸道传播的化脓性脑膜炎,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高热,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和脑膜刺激症。严重者可有败血症及脑实质损害,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病情可分为普通型,轻型和爆发型。爆发型又可分为休克型,脑膜炎型和混合型。其特点是起病急,突然发热,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瘀点及抽搐、颈部僵硬等异常症状。
严重的可在数天内死亡,或留下脑性瘫痪、脑积水等后遗症。3岁以下婴幼儿除发热、呕吐以外,常常拒食,并伴有腹泻、睡眠不安、尖声喊叫,容易误认为是消化不良或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脑膜炎双球菌对磺胺类与青霉素类抗生素相当敏感。经过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可在1周后逐渐痊愈。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症状,医院尽快就诊。
居家护理:
饮食宜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服用磺胺药物的宝宝要多饮水;保证房内空气新鲜。
7、麻疹
病症: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麻疹病毒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后经10-12天发病。典型症状是在3-5天内发热至38-39℃,怕光、流泪、流鼻涕、咳嗽等,与患感冒相似;经3-4天,鼻炎、咳嗽加重,眼结膜充血,同时在口腔颊粘膜上有白色斑点,大小不等,称为麻疹粘膜斑,后按顺序发出疹子,一般先从耳后、前额、发际部开始,逐渐波及脸部。
如果疹子顺利出齐后即开始消退,疹退处见麦麸状的细微脱屑,体温也随着下降,恢复正常。疹退后留有棕色色素沉着,1-2周后完全消失。一旦麻疹治愈,可获终身免疫。
治疗:无并发症的麻疹患儿不必住院治疗,但因患儿在出疹的5天内传染力很强,必须严格隔离。若患儿高烧不退,咳嗽加重,呼吸急促,有可能并发了肺炎,如果在出疹过程中患儿声音嘶哑,喝水即呛咳,这是并发喉炎的前兆,这些并发症都要及时就医。
居家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给患儿保暖。
·在发热出疹期间,多喝水,这样可以使皮疹易于发透,又利于体内毒素的清除。
·给予易消化又营养丰富的食物,特别要注意维生素A的补充。
·发热有助于皮疹透发,所以出疹期高热不退可用小量的退热药,但体温不要降得太低,维持在38℃左右。
·在恢复期除少吃油腻的食品外,无需忌口,每天可用温开水将毛巾浸湿擦净鼻和眼睛。
疫情期间,宝宝出现身体不适也不要恐慌,可以用小儿推拿进行调理,若病情严重请及医院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保持好心情及好的卫生习惯,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
-------------------别姥姥企业文化展示----------------------
北京别姥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系经过依法登记注册的健康管理和中医科医疗服务专业机构,其字号“别姥姥”已依法在国家商标局注册登记,并获得了商标专用权,“别姥姥”所独有的祖传小儿足部推拿中医科医疗方法,已在国家知识产权部门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并获得相应的权利证书。
授奖牌匾:
在疫情的年,因为独特的小儿足推技术的奇迹效果又被北京中医药协会和培训机构认可,颁发全国少儿足推技术鉴定培训基地等牌匾,同时被CCTV品味中国栏目组采访
论坛特邀讲师
小儿推拿国家标准工作组成员,定制小儿推拿服务标准。国开大学小儿推拿讲师和主考官,世界针联委员,全国灸疗工作组组员:
别姥姥小儿推拿,由别姥姥创立,自创办起已有30多年。国内知名儿科专家,中国小儿足推创始人,其家族传承的推拿技法、古药方已有百年历史。临床对小儿脾胃、腹泻、鼻炎、咽炎、近视、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黄疸、发烧、惊吓、积食、消化不良等病症有独到的调理思路。别姥姥的一分钟脚底辩证,解决了不会辩证的小儿推拿老师们的知识空缺。不需要医学理论知识,更不需要太多的原理和手法,零基础就可以学到老师在30多年给别人治病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最有效、最简洁的手法。
别姥姥七十五岁继续战斗在一线
培训一角
不要把成人足疗跟我们对比,成人67个穴位,别姥姥小儿足推只用38个穴位,每次配穴3-5个穴位就能让孩子们一次改变舌苔,扁桃体当场缩小。现在好多人在模仿我们的培训,但是从来未超越。
足推每个孩子舌苔一次改变案例展示
扁桃体当场缩小案例展示
所有的技术都欢迎患者现场做案例,才能真正了解别姥姥特想技术的效果。咱们看看学员们的反馈
现在别姥姥足推,脏腑,手推,面雕,近视等课程都在网络线上培训电话
别姥姥线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