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的中医治疗 [复制链接]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轻型的中医治疗

很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轻症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获痊愈出院,国家中医医疗队已医院轻型患者的治疗,主要应用传统的中医中药方法,中药内服、拔罐、刮痧、中药灌肠等都在临床中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将轻型的新冠状病毒的治疗介绍如下。

轻型的治疗

1

分期特点

轻型属于对目前没有明显症状的可疑传染病患者和曾经与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密切接触者)的观察阶段。此时尚未能明确诊断,临床表现常仅为低热、轻微乏力等轻微症状,无肺炎表现。

2

辨治要点

①外邪初起侵犯肺卫,其寒热湿的表现多不明显,用药当轻灵疏透,忌过于苦寒温燥,反伤正气;

②此时应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止病情发展。

3

辨证分型论治

时邪犯表证

临床表现 微恶寒发热,鼻微塞,咽稍痛或伴咽痒,轻微乏力,苔薄白微腻或微黄,脉浮。

病机 疫毒时邪犯表,卫表失和。

治则 解表发散,扶正散邪。

处方 葱豉汤合玉屏风散加味。

参考用法:葱白一根切段,豆豉10g,生黄芪9g,炒白术9g,防风9g,苏叶6g,金银花6g,牛蒡子9g。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方义

 葱豉汤出自《肘后备急方》,为辛温解表轻剂,有通阳发汗之功。如《医方集解》所言:“葱通阳而发汗,豉升散而发汗,邪初在表,宜先服此以解散之。”葱白“能达外内之情”“宜于病初起,卒难辨识之际”(邹润安)。华岫云言:“在内之温邪欲发,在外之新邪又加,葱豉汤最为捷径,表分可以肃清。”王孟英直言“此汤为温热病开手必用之剂”(《温热经纬》)。当初起之疫毒时邪寒热湿均不明显之时,此方最便于家中应用。玉屏风散出自《世医得效方》,为补益剂,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古今名医方论》评曰:“以防风之善驱风,得黄芪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风邪去而不复来,当倚如屏,珍如玉也。”因此以葱豉汤之发散解表合以玉屏风散之益气固表,可收扶正祛邪、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功。

加减用法

①若症见发热重、头胀痛、咽喉红肿疼痛、咳嗽伴有黄黏痰、鼻塞黄涕等风热之象,则宜以辛凉之剂银翘散、桑菊饮加减;

②若症见恶寒重、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等风寒之象,则宜以荆防败毒散、香苏饮加减。

4

辨病对症治疗

(1)低热(微热)

低热(lowfever)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一般是指体温超过正常,但在38℃以下者。中医称为微热,指发热不高,热势不甚。临床上可以酌情加用金银花、连翘、桑叶、葛根等药物以加强退热之力,可选用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督脉的穴位进行推揉按摩,如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等。同时可以艾灸足三里增强机体正气以退邪。

(2)胃肠不适

少部分患者早期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胃肠不适表现,此时当以藿香正气散、香苏饮加减,祛湿健脾,同时可选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的穴位进行推揉按摩,如合谷、曲池、梁丘、天枢、足三里等。

来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手册》

扫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