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六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发布,新冠肺炎l [复制链接]

1#
数字化伍德灯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210238.html

E药汇ID:EYH

近日,磷酸氯喹爆火,多方证实此药可有效明显改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症状,被誉为治疗新冠肺炎真正的神药。同时磷酸氯喹入选国家第六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钟南山院士证实

2月18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重点介绍广东省目前疫情防控科技攻关进展情况。

有记者提问,1月20日钟南山说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磷酸氯喹算不算特效药?老药新用的优势在哪里?另外,武汉开展了遗体解剖,意义是什么?

钟南山说,磷酸氯喹够不上特效药,但是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药物,从现有情况来看,是有些帮助的。他说,相当一部分的患者服用后能在4、5天之内能够病毒转阴。

他说,实践往往先于科研,摸着石头过河。以前用过的一些老药,从机制等方面来说,可适用在这个病上。

他说,磷酸氯喹是老药,短期用剂量没有太大的副作用,医院、广东等开始使用。和其他药物对比来看,发热症状、病毒消失时间大概早一天,副作用不算很大,有腹泻、少数会耳鸣,但停药后耳鸣会消失。

医院证实20例新冠肺炎患者使用羟氯喹明显好转

据新京报记者2月18日从医院获悉,该院多学科联合进行的一项临床试验结果证明,20例新冠肺炎(NCP)患者在使用羟氯喹后,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且未发生病情进展。

医院介绍,2月4日,研究组在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研究。截至2月17日,20例新冠肺炎患者使用羟氯喹治疗后,在1天到2天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在使用5天后复查胸部CT,19例有明显吸收好转;仅1例患者(此前有肾功能不全)胸部CT有进展,但该患者在使用羟氯喹第二天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此外,入组的普通型患者均未进展为重症,其中1例已于2月13日出院。

该项研究牵头专家、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旃副教授介绍,这一临床试验结果初步证实了羟氯喹在治疗新冠肺炎中有缓解症状、逆转重症化率、缩短病程的短期疗效。羟氯喹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长期维持用药,临床对该药的使用具有比较丰富的经验。20例患者中2例曾发生轻微皮疹和轻微头痛的不良反应,调整用药后均缓解。

张旃表示,本次临床试验羟氯喹组患者病例数量不多,结果可能存在偏倚,但目前的试验数据可为临床医生决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老药新用,首批50万片已在广州投入生产

根据“中国广州发布”新浪微博的最新消息,首批50万片对新冠肺炎有疗效的药物,正在广州生产!

从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新公告获悉,该公司控股子公司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迅速完成复产工作,并于2月17日获得《药品补充申请批件》,正在全力生产。

“白云山”在股市的实时公告

据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介绍,磷酸氯喹是一个抗疟药,已经在临床上用了七十多年。既往的研究已经非常明确地提示它不仅仅有抗疟的作用,还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另外,还具有非常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第六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发布,磷酸氯喹、阿比多尔等药物首次纳入!

刚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以下简称“第六版”),新版诊疗方案进行了以下调整:

一、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将“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改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接触”前增加“密切”二字。增加“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中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二、临床表现

重症患者严重者除了“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外,还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实验室检查,强调“为提高核酸检测阳性率,建议尽可能留取痰液,实施气管插管患者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

三、诊断标准

第六版诊断标准取消湖北省和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的区别。统一分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两类。

疑似病例判定分两种情形。一是“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二是“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且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确诊病例需有病原学证据阳性结果(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四、临床分型

仍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对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mmHg(1mmHg=0.kPa)增加“高海拔(海拔超过米)地区应根据以下公式对PaO2/FiO2进行校正:PaO2/FiO2?×[大气压(mmHg)/]”。

将“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者”按重型管理。

五、鉴别诊断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症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出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型表现需与其它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鉴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与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已知病毒性肺炎及肺炎支原体感染鉴别。

强调“对疑似病例要尽可能采取包括快速抗原检测和多重PCR核酸检测等方法,对常见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

六、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删除“关于湖北省对临床诊断病例的处置要求”。

删除“疑似病例”排除标准,疑似病例的解除隔离标准和“解除隔离标准”相一致。

七、治疗

1.根据病情确定治疗场所。删除“疑似及确诊病例”,改为“应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医院隔离治疗,确诊病例可多人收治在同一病室。”

2.抗病毒治疗:删除“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治疗方法。”在试用药物中,增加“磷酸氯喹(成人mg,每日2次)和阿比多尔(成人mg,每日3次)”两个药物。利巴韦林建议与干扰素或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合应用。试用药物的疗程均不超过10天。建议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评价目前所试用药物的疗效。不建议同时应用3种及以上抗病毒药物,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时应停止使用相关药物。

3.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增加“康复者血浆治疗”,建议适用于病情进展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用法用量参考《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治疗方案(试行第一版)》。

4.其他治疗措施:将对有高炎症反应的危重患者,“有条件可以考虑使用体外血液净化技术。”修改为“有条件的可考虑使用血浆置换、吸附、灌流、血液/血浆滤过等体外血液净化技术。”

5.关于中医治疗。通过对病人观察治疗的深入,在总结分析全国各地中医诊疗方案、梳理筛选各地中医治疗经验和有效方药基础上,结合已印发的《关于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病例管理规范》等,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延续上一版对疾病全过程的分期,将中医治疗分为医学观察期和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将临床治疗期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恢复期。医学观察期推荐使用中成药。临床治疗期推荐了通用方剂“清肺排毒汤”,并分别对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和恢复期从临床表现、推荐处方及剂量、服用方法三个方面予以说明。同时,在方案中增加了适用于重型、危重型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的具体用法。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推荐的方案进行辨证论治。

八、解除隔离和出院后注意事项

解除隔离标准需满足以下4个条件:

1.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

2.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

3.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吸收好转;

4.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

增加“出院后注意事项”:

1.医院要做好与患者居住地基层医疗机构间的联系,共享病历资料,及时将出院患者信息推送至患者辖区或居住地居委会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2.患者出院后,因恢复期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感染其它病原体风险,建议应继续进行14天自我健康状况监测,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分餐饮食,做好手卫生,避免外出活动。

3.建议在出院后第2周、第4医院随访、复诊。

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作者供职医药互联网,加作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