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不少孩子出现了发热、咳嗽的症状,确诊为“支原体肺炎”,也称“肺炎支原体感染”。
专家介绍
肺炎支原体感染每3-7年
会呈周期性流行
今年7月以来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收治支原体肺炎患儿近名
与往年相比,占比翻了一番
达到了80%左右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主任殷勇表示,上一次的高峰是在年,年因为疫情,肺炎支原体一下降到了低谷,今年又开始出现了,达到了高峰,今年本身就属于肺炎支原体的流行周期。
那支原体肺炎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如何与普通感冒区分?
如何诊断和治疗?
家长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常贺生介绍,肺炎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而是一种非典型病原,虽然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属于传染病,但其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支原体感染的早期症状
跟普通感冒并没什么区别
但是1到4周后
患者会进一步出现
干咳、长期低热、乏力等症状
继而发展为高热
甚至引发肺炎,危害不小
高热不退、持续咳嗽
是肺炎支原体感染
患儿家属的普遍描述
这是因为肺炎支原体
在进入人体后
会附着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
比较顽固
常贺生表示,“对于家长而言,如果孩子出现高热及明显呼吸道症状,医院进行听诊肺部情况、胸片、血液及病原学等相关化验,确认是否为支原体感染。”
“每年秋冬季,学龄期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的情况非常常见,但今年出现了较多持续高热、反复就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患儿。”常贺生说,一方面是开学后孩子们密切接触,可能出现交叉感染;另一方面,可能与三年来孩子们居家时间长、户外锻炼少等因素导致的身体免疫功能减弱有关。
预防支原体感染,打啥疫苗管用?
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
而且,感染了肺炎支原体,康复后可能还会再次感染。
要想预防,这几点要做好
●戴口罩
在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须去时要戴好口罩。去过公共场所回家后认真洗手、洗脸,注意手卫生。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勤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应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冲洗20秒以上。
●多通风
居家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的卫生清洁和空气流通。每天室内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分钟。
●营养均衡
坚持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做好防护
如果家人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家里的小孩是最容易被交叉感染的,建议做好洗手、戴口罩,避免带病照顾小孩。
作为家长,只需要记住两点
●及时就医
孩子持续发热、剧烈咳嗽,要警惕支原体感染的可能,及时就医。
●及时复诊
用药后如果疗效欠佳,要尽快到门诊复诊进一步行相关检查,明确有无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可能,联合用药。
编辑/陈露露
资料/科普中国看看新闻Knews丁香医生健康上海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