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多国研究人员均发现本国新冠肺炎病例出现变
TUhjnbcbe - 2025/3/15 18:07:00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专业 https://baike.baidu.com/item/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9728824

多国研究人员发现本国新冠病例已出现变异。这种变异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资料图新华社记者李嘉南摄

巴西卫生部2日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巴西有2例确诊病例。巴研究人员发现首个病例与在德国发现的病毒更加相似,而第二个病例则与在英国发现的病毒更加相似。据介绍,这两名患者都是今年2月在意大利感染后回到巴西的。

圣保罗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表示,病毒出现的变异是疫情在相关地区传播留下的印记,可被研究人员用于追踪病毒传播路径。不过,专家表示二者与在中国发现的病例也有所不同。

在澳大利亚,同样有研究人员声称发现病毒正在发生变异。据《印度教徒报》3日报道,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表示,这种被称为SARS-CoV-2的病毒正在发生变异。

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3日发表题为“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的论文称,中国科研团队最新发现显示:新冠病毒已于近期产生个突变点,并演化出L亚型和S亚型。研究发现,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这两个亚型表现出很大差异。S亚型是相对更老的版本,而L亚型更具侵略性、传染力更强。

论文表示,对不同亚型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对新冠肺炎进行差异化治疗和防控。论文作者认为,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演变方式推测,L亚型和S亚型的传播能力、致病严重程度或许存在较大区别。

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学研究所教授杨占秋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两名巴西患者身上的病毒样本一个跟英国一样,一个跟德国一样,说明在欧洲流行的新冠病毒可能就是这几个亚型。杨占秋说,发生变异后,不同的新冠病毒的致病特点会有所不同,比如在中国的病毒的致死率是2%,而在欧洲则可能会导致更高的死亡率。

杨占秋表示,病毒变异对追踪传播路径及来源的确是帮助。“打个比方,如果郑州病人身上的病毒跟武汉的病人不同,则有可能不是从武汉传过去的,而是该地区本身就有病毒,跟武汉没关系。如果跟武汉一样的话,这说明是从武汉传过去的。”

杨占秋还表示,新冠病毒发生的突变,对疫苗设计有很大意义,对疫情诊断也很有价值。“如果欧洲病例的基因序列跟武汉的不一样,把中国的诊断数据拿过去检查欧洲国家的患者,也是检测不出来的。”疫苗也是这个原理,杨占秋说,巴西患者身上的病毒如果跟中国的不是同一型,就算把中国的疫苗给他们也没用,起不到保护作用。“这将使疫苗和诊断试剂在设计上变得更加精准。”

另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化学研究院4日表示,由该院牵头的新型病毒融合研究团队已发现可以对抗新冠病毒的抗体。

延伸阅读:

新冠疫苗研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陈薇少将:力争短时间内推向临床

3月3日晚间,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研究员陈薇少将表示,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正在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推向临床、推向应用。

《新闻联播》报道称,医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疫苗研制阶段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陈薇表示,“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我们正在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推向临床、推向应用,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

医院连续两天登上《新闻联播》头条,同样获此殊荣的还有清华大学。

2日晚间的新医院针对此次疫情的科研研发成果,涉及检测试剂、药物和疫苗。

画面显示,在“疫情突发,我们积极应对”第一阶段,医院迅速参加国家和军队组织的疫情研判,呈报了多份有分量的疫情研究报告;作为国家指定的四家机构之一,迅即参加了病毒样本检测工作;迅即确认了疾病元凶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证实了病毒存在较强的人间传播特性。

在“节前布控,我们全力备战”的第二阶段,该院是国内第一个开展药物体外评价研究,率先提出磷酸氯喹、法匹拉韦片、瑞德西韦等药物的抗毒性用途。公开报道显示,这三种药目前都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画面还有检测试剂特写镜头,分别是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RT-PCR荧光探针法)和新型冠状病毒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同时检测成果中还包括全自动核酸检测一体机。

此外,画面中一些迷彩展台上摆放了一些药物,在背后的展板上介绍了药物的预期成果,包括获得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治;获得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1类生物药,既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治疗,也可用于特殊暴露人群的紧急预防等。这些介绍说明医院正在针对新冠肺炎核心技术进行攻克,并取得一定成就。

医院研究员钟武在3日的《新闻联播》中表示,要充分发挥军队科研工作者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发展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从而发展更多的硬核产品,为维护人民的健康、生命安全,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科技日报》1月29曾报道称,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医院十余支科研团队围绕新型冠状病毒(-nCoV)病原传播变异、检测试剂疫苗抗体研制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

医院是全军甚至全国顶级医学研究机构,在国际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年5月《解放军报》的一篇报道提及,军事科学院拥有26名两院院士,50多位军事医学学科奠基人和著名科学家,多名高级专家和百余名国家级中青年人才。

报道中提及,年5月,陈薇团队研发的埃博拉疫苗赴疫情最严重的西非国家开展临床试验。年10月,该疫苗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药证书和药品批准文号,成为全球同类疫苗中首个获批生产的新药。公开报道显示,年7月陈薇晋升少将军衔。

1月底陈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目前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快马加鞭地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但疫苗研发有固有的周期和规律,而我们对这个新病毒的生物特性、致病机理、传播机制、易感人群等,了解还非常肤浅,因此目前有些平台上报道的最快“1个月”内拿到疫苗,我认为是不现实的。陈薇还表示,1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科学家将在12周内研制出新冠疫苗,我相信我们国家科研人员的速度不会亚于美国。

3月3日晚间的《新闻联播》报道称,医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疫苗研制方面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在同一条新闻中,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公共健康与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表示,现在已经分离出一些比较好的抗体,希望把这些抗体疫苗的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尽快转化到为一线老百姓和患者服务。

美国当地时间2日下午,美国副总统彭斯表示,多家制药公司将成立一个“联合体”,合作研发疫苗和药物。“未来6个星期内可能就会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彭斯强调,尽管专家表示这些实验可能并不意味着疫苗可以立即投入使用,疫苗的最终上市可能要到今年底或者明年初,但是,治疗药物可能在今年夏天或者秋天就能上市。

一般来说,疫苗的研制需要遵循客观规律,疫苗研发分为实验室研究阶段、中试阶段、临床试验阶段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完成后才能推向应用。每一个阶段的推进都需要漫长的时间。比如从体外试验、到动物试验,进入人体试验环节,每一步都需要时间,后续依旧是充满变数。在疫情或者生物灾害事件爆发的特殊时期,疫苗研制的相关程序可以简化,但必须是在保证临床受试者安全性的前提下,并且要经过充分的方案讨论及严谨的临床伦理评估。

因为疫苗短期内无法派上用处,即便研制出来,恐怕也成了“马后炮”,对此,陈薇1月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当年SARS之后,如果国家对冠状病毒研究有更长效的支持,有更多团队持续来做这个研究,那么不管疫苗还是药物,至少会有比今天更好的局面。再次狭路相逢,就不会这么被动。新型冠状病毒变异再快,也在冠状病毒这个大类里,目前大数据研究发展迅速,一旦有新变异出现,可以马上通过生物信息学或大数据挖掘找到共用的靶抗原、发病机制或受体,可以快速指导疫苗的改良。

安徽研发新冠疫苗,国资委:有效药物的科研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2月20日上午,安徽举行防疫发展“两手抓”复工复产“四带头”新闻发布会,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蒲江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情况进行了介绍。据了解,新冠疫情发生后,该公司迅速开始新冠疫苗的研发,是安徽省唯一研发新冠疫苗的企业。目前,新冠疫苗研发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正在动物体内进行免疫效果的验证,有望于今年6月份左右申请临床试验。

蒲江表示,1月29日,该公司与中科院微生物所签订新冠疫苗合作协议,加速疫苗研发和产业化。依托多年积累打造的MERS-CoV疫苗研发平台,迅速组织科研攻关力量,加快新冠疫苗研发进度,上百名员工放弃了春节假期,专心开展研发攻关,目前,公司复工人数人,复工率达到95%。同时开展了疫苗生产车间改造、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等工作,为疫苗的早日上市创造条件。

据悉,该公司采用重组基因技术制备亚单位疫苗,具有安全性更高、稳定性更好、免疫原性强、免疫持久、可快速实现规模化生产等优势。“新冠疫苗研发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研发人员正在夜以继日地进行科研攻关,目前已经完成了疫苗的设计,正在动物体内进行免疫效果的验证,还要进行安全性评价。”蒲江说,新冠病毒疫苗是创新性疫苗,要充分评估疫苗的风险,他们将在确保疫苗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力争疫苗尽早获批上市。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环球网环球时报新安晚报

流程编辑:TF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国研究人员均发现本国新冠肺炎病例出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