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清明节庆教育的欣喜与期待oml1sjso
TUhjnbcbe - 2020/6/22 13:10:00
轻度白癜风能治愈嘛

“清明”节庆教育的欣喜与期待


据悉,上海不少中小学今年相继开出和清明有关的课程,通过设置拓展课或渗透至基础性课程等探索,让传统文化元素自然浸润学生心田,引导学生感恩思源、立德树人,传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3月30日《解放》)。这种节庆教育的出现,让人有了新的欣喜与期待。清明、端午与中秋,第一次成为法定节假日,其意义不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休闲选择,更在于为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传承的土壤与弘扬的气候。从民俗学的角度看,清明节纪念介之推,端午节纪念屈原、伍子胥,这些历史上杰出人物,在民族危难时刻牺牲自我的美好品德,成为民族节日所纪念的重要内容;中秋赏月,则在敬畏自然和祈盼团圆中表露了生活的理性与激情。因此,传统节日不仅包含着民族发展的历史,也深刻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有人把春节与清明看作是纪念祖先的感恩节,把中秋与重阳看作是健身节、审美节,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要让法定节假日的调整,真正转化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积极行动,真正产生对于世界文化发展的积极贡献,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不仅享受这些传统节日,而且知晓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它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在文化比较中了解自己的位置、责任与使命,最终培养出热爱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感情。这是国民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爱国主义教育不可多得的资源。尤其是针对时下不少学生言必称“杰伦”,行必捧“超女”,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过得很起劲,对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的现状,利用清明节,挖掘和传承缅怀先烈、祭奠祖先、感恩思源、慎终追远的民族文化意蕴,确实是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回归主流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从上海的做法看,“清明课程”首先是上课地点的转移,是教学方式的创新,然后才是文化的传承;虽然要关注知识的传授,要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养成,但首先必须确保将它当作一个节庆。因此,不仅要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更要切切实实地做点什么。如果多了几个节假日,只是让中小学生多了几个吃肯德基、玩电子游戏的机会,这将不仅是文化的憾事,也将是教育的失职。它可以叫《多彩节日多彩风》,成为小学的专题拓展课;也可以叫《中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成为高中的选修课;更不妨把课堂放到烈士陵园、博物馆、档案馆等地,结合一定的情景进行讲授,让学生走出去,动起来。如果在“清明”节前,让学生查清明起源,了解“插柳”风俗,读诵清明诗文,写踏青游记,学生就会拥有一个形象、立体的清明节。当然,还要引导学生用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尊重传统,也要传播文明。通过古今对比,在尊崇历史的同时,还要看到时代的进步,认识到以人为本的意义,认识到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的价值,甚至还可以从保护生态与行为文明的角度,让学生懂得踏青不可“折柳”、扫墓不可“烧纸”的道理,避免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生活习惯的冲突。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明节庆教育的欣喜与期待oml1sj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