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呈现从中国向全球扩大的趋势,研发治疗药物和疫苗的尝试已经启动。海外也有病例报告称,对患者使用流感治疗药等现有药物后症状得到改善。
新冠病毒尚无特效药,急需进行研发。但由于新药研发耗费时间和金钱,海外已开始尝试现有的抗病毒药是否有效。
在中国以外,泰国与日本一样有较多确诊患者。该国公共卫生部发布消息称,对中国武汉市来访的70多岁中国女患者,同时使用抗艾滋病病毒药利托那韦和洛匹那韦、抗流感病毒药奥司他韦(商品名为达菲)后,新冠病毒在48小时以内消失。
美国华盛顿州卫生部门的团队也在美医学杂志发文称,对从武汉回国后发病的30多岁男性,投用治疗埃博拉出血热的在研药物瑞德西韦后,次日退烧且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改善。
中国科学院等的团队在英国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论文称,利用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马血清,使实验容器内的新冠病毒无毒化。马血清已被用于治疗白喉等,或有助于研发新型肺炎治疗药。
中国方面也有消息称,正在开展投用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的尝试。日本自治医科大学副教授田村大辅(专业为儿童感染症学)表示:“当前的目标为确认现有药物是否有用。”不过,为了能在日本使用,需要经过确认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试验等程序。
关于预防感染的疫苗,~年SARS疫情在疫苗研发过程中宣告终结。相关人士坦言,日本国内的制药企业面对巨额研发费用支出怯步不前。
日本政府向国际组织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提供资金,支援疫苗研发。为了争取最晚在夏季启动临床试验并确定提供疫苗的大致时间,该组织已经与2家美国药企、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和1家德国企业开展合作。
上月31日,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东京都新宿区)已从感染者身上成功分离新冠病毒。所长胁田隆字表示:“作为感染症研究所,希望推进抗病毒药和疫苗的研发。”(共同社2月5日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