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终将过去,光明就要到来。
新型冠状病毒(-nCoV)蔓延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多次开会研究部署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各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广大医务人员无私奉献、英勇奋战,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打响了疫情防控的总体战,全国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防控工作正有力开展。”截至2月5日晚,各省市、医院,共派出支医疗队、名医疗队员,支援湖北省疫情防控工作,这将极大地提高湖北医护人员诊治患者的能力,极大地增强湖北防控疫情的能力。事实正在逐步证明强力有效的国家干预、医护专业人员夜以继日的辛勤奉献,对早日促进湖北地区的疫情好转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有利于加速全国成功阻击病魔胜利日的到来。当前最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就是,疫情发展已经出现了拐点。
一、流行病学上的疫情发展拐点
1月26,知名人民医学家、传染病专家、湖北省艾滋病防治专家、医院感染科桂希恩教授在回答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正月十五前武汉疫情出现拐点。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表示,疫情的拐点即将出现。中国疾控中心首席科学家曾光在1月29日的采访中肯定“拐点即将出现”,表示正月十五会出现明显成效。
上述专家所说的疫情拐点是指流行病学上意义上的疫情发展转折点,是指疫情每日新增感染人数达到最大峰值,此后新增确诊人数将快速减少的一个转折点(当然拐点后的感染人数不一定呈单调递减趋势,一般会呈现出上下浮动的趋势)。可见,疫情的拐点与感染人数有关。如果感染人数能够得到及时确诊,那么根据每天新增确诊数据进行统计所出现的最大峰值(统计学上的疫情拐点)与流行病学上疫情的拐点就是一致的。
在严重疫情暴发区域,如果由于医护人员不足、医疗物资缺乏而导致疑似感染人数不能得到及时确诊救治,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大量待诊疑似病例。此时统计学上的疫情拐点就会较流行病学上的疫情拐点滞后出现,新增确诊病例就不能准确反应当天的感染人数。此时,新增疑似病例数对于我们评估当天感染人数更具有参考价值。
当前湖北地区就是由于长时间医疗条件的限制,进而导致全国疑似病例居高不下。截至2月7日,全国现有疑似病例人,创此次疫情疑似病例数新高,且暂时似乎没有递减趋势。那么,在如此庞大尚待确诊的疑似病例数据前,在武汉封城已过半月的情况下,我们所热切祈盼的疫情发展拐点是否已经到来?
这几天,火神山投入使用,医院也开始逐步投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检测、确诊能力会明显增强。此时的每天的筛查的疑似病例数应该会多于≈新增疑似病例数,所以如果我们再以每天新增的确诊病例来衡量当天感染的人数就会出现严重偏差。事实上,我们不应该被庞大的疑似病例数所吓倒,一旦将疑似病例人员隔离,这些人的传染性就得到了控制。只要新增疑似病例数持续下降,检测、收治能力得以保障,那么现有疑似病例会不断减少。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假设在x天内能够检测完现有疑似病例,全国每天可以维持检测疑似病例,每天新增疑似病例,即有:
x=+(x+1),x≈8(天)。
当然,以上只是一种假设,因为笔者不掌握全国每天可以检测筛查多少疑似病例,且每天新增疑似病例也是变化的,即便现在不明显,但相信随着排查疑似病例力度的增强,病原携带者就会越来越少,每天新增疑似病例数也会迅速减少。
二、疫情数据分析
(一)湖北的确诊病例数持续攀升,占全国确诊病例比率由2月1日的63.1%上升至2月7日的71.2%。这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湖北的疫情失控导致疫情形势极为严峻,感染人数众多;第二,全国医疗资源、医护人员支援武汉,加快了确诊效率。但这并不能够表明湖北目前的疫情形势尤其是疫情的传播还在进一步恶化,因为湖北每天的新增疑似病例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二)全国、湖北新增确诊病例总体呈增长趋势,湖北近七日的新增确诊病例占全国新增确诊病例的比例在72.5%-83.6%之间浮动,武汉近七日的新增病例占全国新增确诊病例的34.5%-58.4%,且几乎呈持续上升趋势。这是由于大批医疗队援助湖北、确诊核酸试剂检测效率的提高导致的,尤其是火神山此前湖北未及时确诊的大量疑似病例正在加快确诊速度,使得确诊病例快速增加。火神山、医院相继投入使用,湖北尤其是武汉的收治能力大为提升,使得武汉、湖北当天(2月4日、5日、7日)的新增确诊病例都大大增加。同时也说明,湖北尤其是武汉地区的疫情极为严峻,是全国防控疫情的主战场和重心,决定全国疫情防控的走向。
(三)除湖北以外的全国新增确诊病例基本平稳,且2月3日出现了峰值后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说明除湖北以外的全国各地严格的防控措施起到了积极作用,除深圳、广州、南阳、南昌、长沙、上海、北京、温州等一些城市病例较多、形势相对较为严峻外,其他地区疫情基本上防控得比较好,每天新增病例也不多。
据网上检索到,西藏自确诊1例病例后就无新增病例,青海省、衡阳市等地、城市已连续两天无新增病例。2月7日,泸州市、清远市、自贡市、大庆市、梧州市、宣城市、泰安市等全国多个地级市无新增确诊病例。
(四)湖北、全国新增疑似病例下降趋势已经形成。从2月3日开始,两组数据下降趋势明显,说明病毒的传播能力在强有力的人为因素干预下正在减弱。
(五)除湖北以外的全国各地新增疑似病例自2月2日起缓慢递减,再从2月4日起有所增加,但基本维持在例左右。同时疑似病例确诊率(前一天疑似病例数/当天确诊病例数x%)在小幅下降。可见,除湖北以外的全国各地防控疫情已经进入了拉锯僵持阶段,疫情蔓延的速度基本得到控制,但由于返程高峰的到来,再加上本地传播病例的增加,也给抗疫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新增疑似病例的浮动在所难免,如果流动人口大的城市不能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防控,疑似病例还会继续上升。但疑似病例确诊率的降低说明湖北以外的各地防控措施已见成效,病毒的传播能力在减弱。
(六)全国现有疑似病例增量趋缓,但数据较大。说明确诊的速度正在加快,同时也说明湖北之前积压了大量疑似病例尚未及时予以及时筛查、确诊,湖北疫情防控形势依然相当严峻。基于庞大的疑似病例需要予以筛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在未来一周内还将持续攀高,并维持在例以上(如果湖北各地市病床位、医护人员能够得到及时补充的话)。
(七)湖北死亡病例仍在持续增加,其他各地治疗效果良好。这是因为湖北尤其是武汉匮缺的医疗资源无法满足庞大的患者需求,贻误了早期宝贵的诊治时间,许多病人病情加重,使得治疗难度加大,湖北的死亡率高于全国其他地区,而湖北的死亡人数主要集中在武汉,其次黄冈、孝感、荆门、鄂州的死亡率也较高。
(八)湖北、全国治愈病例快速增长,湖北的治愈病例2月5日首超死亡病例。说明全国治疗效果取得良好表现,湖北的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明显。
三、疫情发展拐点已现
现在疑似病例当天进行核酸试剂检测最快几个小时就可以确定结果,如在医疗资源理想状态下,当天认定的疑似病例一般可以在次日能够得到获得确诊结果。也就是不会存在积压的疑似病例,除湖北以外的其他省市应属于这种情形。那么新增确诊病例=n·前一天的新增疑似病例(0≤n≤1,n为确诊率,n是一个变量),即新增疑似病例数决定着新增确诊病例数。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新增确诊病例一直居高不下?这是因为湖北前期累积了大量疑似病例未能得到及时解决,一旦将积压的疑似病例筛查完,新增确诊病例将会大幅下降。
我们现在每天所见到的确诊病例数并不是每天感染的人数,在当前大量积累的疑似病例情况下,确诊病例数增多并不能表明前几天感染的人数就增加了(因湖北地区从疑似病例转为确诊病例需要好几天时间),确诊病例数的减少也不能表明前几日的疑似病例的减少,湖北的每天确诊病例数与医疗资源、医护人员确诊的效率密切相关。而除湖北以外的全国每天确诊病例则能较准确的反映前一天的感染人数。那么,根据新增病例和新增疑似病例的关系,每天新增的疑似病例更能准确反映当天疫情感染的人数。
从2月2日起,湖北、全国新增疑似病例已经连续明显下降,虽然2月5日又有大幅反弹,但这样的反弹符合传染病的规律。只要继续加强防控,及时隔离密切接触人群,加快确诊疑似病例,及时收治确诊患者,新增疑似病例将会很快大幅下降。
2月5日,湖北和全国出现了新增疑似病例峰值,且当天的确诊病例数也较大。2月3日,除湖北以外其他省市新增确诊病例达到峰值,且此外出现了连续快速下降的趋势,湖北以外的全国战场拐点已经定型。且除深圳、广州、温州、重庆、上海、南昌等这些疫情较为严重的城市外,大多数省份的疫情已经迎来了疫情防控工作的转折点,如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除重庆、成都以外的西南地区等处于散发可控状态,且这些地区新增病例已经很少。因此,笔者认为2月5日左右是全国疫情发展在流行病学上的转折点,并不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求安慰,而是根据连续多日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
但这并不意味着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尤其是湖北和其他疫情严重的城市已经迎来了转折点,也并不意味着全国的确诊病例一定要快速下降,这些地区处于僵持阶段。但可以大胆预测的是,只要继续加大防控力度,返程高峰不反弹的话,全国新增疑似病例、除湖北以外的其他省市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将快速下降,全国累积的疑似病例也将在一周左右迎来止增点,并快速下降。
然而,从每天居于高位的新增确诊病例数、全国疑似病例数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还有大量的疑似患者等待排查诊治,而且当前湖北尤其是武汉及其周边城市的病床、医护人员供需矛盾非常突出。说明当前处于疫情防控攻坚克难的胶着状态,既要严防疫情蔓延、加强疫情排查,又要及时诊治患者。在未来半个月,全国疫情严重的地区都将面临异常艰巨的防疫任务。但如果湖北尤其是武汉在一周内尽快找出密切接触者并进行隔离、排查疑似患者,组织更多医护人员,搭建更多病床,增强收治能力,全国疫情阻击战将就会在一周内迎来转折点。
四、疫情发展迎来转折点的意义
经过武汉半个月的封城鏖战,效果已经逐步显现,也让全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虽然包括钟南山在内的一些专家认为疫情的拐点尚未出现,或者认为现在谈疫情拐点为时尚早。与笔者不谋而合的是,2月2日,硅谷诺贝尔奖获得者、计算机大师MichaelLevitt就疫情进行了专业分析,并认为疫情很快将过去。对此,我认为疫情发展的拐点已经出现,这是基于疫情数据分析所得出的结论。然而,每个地方的疫情情况不一样,拐点当然不一样,这就要求每个省市、城市正确发现疫情的拐点,科学部署下一阶段防控疫情的工作。正确发现疫情的拐点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认清抗击疫情的形势,科学部署好下一阶段的疫情防控工作。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的病毒,科研专家对它的研究还在深入,人们对它的认识尚极为有限。随着疫情的发展,科研专家、医护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引发疫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所有抗击疫情的工作者也在不断积累经验。发现疫情发展的拐点,能够科学正确研判疫情发展的阶段和形势,科学部署下一阶段的疫情防控工作,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快速降低病患存量和病死量、控制病原携带者、减少感染人数。
发现疫情的拐点,我们可以预测此次疫情可能造成多少人感染,疫情还将持续多久,如何采取更为积极举措竭力降低疫情给社会带来的损失,我们目前防疫工作存在哪些需要优化的地方,如何确保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如果我们将2月5日看作疫情的拐点,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将最终感染人数控制在6-8万左右,提早结束战争;如果不能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不总结前一阶段工作不足与经验,比如湖北战场前期决策的失误被动挨打,疫情失控导致向全国蔓延,宣战后匆忙应战,后勤和兵员严重不足且不能及时解决,战场上仍然处于守势。从1月23日到2月7日,湖北战场的医疗资源的紧张不能得到根本性保障、长期积累疑似病例不能得到及时确诊收治、病死率过高等这些问题,若还出现在全国其他地区,将造成难以想象的地步,最终确诊的人数会有9-11万,而且战期将严重拉长,会拖累国家经济。除了湖北疫情严重外,深圳、广州、南阳、长沙、温州等这些疫情较为严重的城市更要避免走武汉、孝感、黄冈的老路,要做好充足有效的应急预案,尽快迎来抗击阻击战争的转折点。
通过强有力的政府干预,我们完全可以将整个疫情的影响期控制在1-3月。争取在2月中旬实现湖北战场和其他疫情严重地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转折,每天新增感染人数大幅减少。全国其他疫情较轻的地区在2月下旬基本实现个案散发状态。全国到3月中旬变成个案散发状态,除了湖北疫情严重的城市,全国大部分地区大规模防疫工作基本结束,城市解除出行限制。4月初全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对全国社会发展几乎没有什么影响。4月中旬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实现0新增病例。5月初实现所有患者治愈出院。
(二)有利于提振国民信心,凝聚社会全力抗击疫情。
目前疫情发展的形势比较严峻,全国人民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