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为ChinaBlue的贝斯手兼团长的小朱-朱剑辉说,第一次见到伍佰,是在台大的一次“地球日”的义演里,后来有机会再见到伍佰,是因为伍佰到“外交合唱团”的场子代班时。
第一次一起做歌,小朱立刻被伍佰狂飙的电吉他神技“骇住了”,那么有力,那么有人性,看见伍佰在舞台上的狂放,他忍不住激动起来。
一直想组乐队的小朱心想:就是他了。
之后急着打电话找伍佰,接电话的人说却说:“伍佰去练歌了。”
小朱想完了,人家有乐队了。怎料几天后,伍佰打“小朱,我们组个band吧!”
原来伍佰从那次代班和小朱一玩就上瘾了,心底头一直恋恋不忘那种在音乐里互动的力量。和小朱是旧识的键盘手大猫——余大豪,也顺势一起加入了乐队。
鼓手DinoZavolta是意大利籍的美国人,有一年随一支重金属乐队来到台北演出,爱上台湾就留下来了。他和小朱是相互欣赏的好朋友,要组乐队当然有他的份,而促使他和伍佰的彼此欣赏,是第一次他看到伍佰弹吉他,便被震撼住,他说:“HeplaysguitarswithLove!”(他是用爱在弹琴!)伍佰也非常喜欢Dino打鼓的自然流畅和爆发力,他说:“Dino打鼓很有力量,是我喜欢的那一种。”于是三人一拍即合,一只在台湾影响深远的摇滚乐队——ChinaBlue正式诞生。那是年。在爱情里,有一种名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心理效应,即相爱的两人如果共同面临巨大的困难,则会促使二人感情变得更加牢固。我想这种心理效应也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伍佰会对吉他、音乐有着如此深厚的爱:因为过得太苦,只有吉他与音乐为伴,所以伍佰才会与吉他、音乐积累下无比深厚的感情。伍佰的本名叫吴俊霖,他们家是卖槟榔的,可谓是一穷二白。所以小时候伍佰根本就没机会了解音乐,直到高中参加军乐社,才让他对音乐有了启蒙,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之所以会有这个奇怪的艺名,他说是因为有次考试五门功课破天荒地都考了满分,于是便得了个有些无厘头的绰号——“伍佰”。▲伍佰小学时代的照片有一次,当他听到“DEEPPURPLE”的作品,那锯齿般的电吉他声让他震慑了。从此,“当一名吉他手”,便成为了他的梦想。于是吴俊霖在大人眼中开始变得有些叛逆,别的孩子都在读书,他却组乐团,玩吉他。大人们不以为然:“小孩子的三分钟热度而已,新鲜感过了,就会老老实实去找工作了。”可是,十几岁的伍佰却却不这样想,高中毕业之后,他只身一人从台湾西南部的小村,前往大都市台北闯荡。那时的他蜗居在台北蟾蜍山上一个违规搭建的小屋里。这个地方就在台湾大学边上,不知愁滋味的大学生们和此时落魄的伍佰形成了鲜明对比。伍佰的伯乐倪重华回忆起伍佰的房间时,说:“整个房间除了音乐,什么都没有。”逢雨必漏是伍佰那间房子的特色,因此总得放着很多个水桶准备接水。但是伍佰不愿每天为此发愁,干脆用塑料袋、图钉等简易工具,自己动手钉出几个水管,把漏的水都接到一起。这招面对平时的风雨倒还好使,但是如果碰上刮台风那就惨了。有次中秋节前屋顶被台风掀翻了,伍佰倒也优哉游哉,和朋友就这么坐在屋子里,就着这个破掉的屋顶来赏月。最搞笑的是有一次伍佰刚洗完澡要推开浴室的门,一用力,“啪”地一声,整面墙就这么直接倒了。屋子里的家具几乎都是从巷口的垃圾堆里面捡来的,而与之相反的是,他的卧室显得颇为“豪华”:摆满了一整面墙的卡带,以及几把价值不菲的吉他。这贫民窟般的房子,却给了伍佰写歌带了无穷无尽的灵感,所以有人说正是这些经历让伍佰的歌带着“草根社会的油渍与烟味”。为了谋生,伍佰什么都做过:摆地摊,卖保险,卖英文教材,甚至做过一段时间舞厅小弟。他最羡慕业务员:“因为业务员有自己的名片,看起来很厉害。”那时经常他一天身上只有五十块吃一餐,后来到乐器行上班,拜崔可铨为师学蓝调(blue),仍然穷得苦哈哈。不过别人都是卖乐器拿提成,他却是一有机会就拿着贴着“非买勿动”的商品尽情弹奏,根本顾不上卖乐器。即使被5个老板炒过,他依然我行我素。当时伍佰为买一把八千块的电吉他,不仅掏光身上仅有的六千块钱,还向别人借了两千才买到。“就算是打死我,我也要待在吉他的世界里”,这是他内心的独白。这个时期的历练,也使伍佰对小人物和弱势团体有敏锐的描绘和关怀,还因此写了一首歌叫《小人国》。“他们嘴巴总露出一种特殊的笑容他们的腰部常常弯下大概一尺多我不懂他们为什么都习惯这么做总让我感到浑身有点不快活啊!”在被多家乐器行开除之后,他蹭琴练技也练得差不多了,于是便找到了一个新的收入来源——去酒吧唱歌。当时的主流是唱英文歌,每次演唱几首英文歌曲之后,伍佰都会自作主张唱上几首国语歌,可每次还没等他把歌唱完,客人们都会一哄而散。可是伍佰就是想唱自己写的中文歌。伍佰的性格天生就和“主流”相反,而这一点又和当时被压抑的年青人很像。倪重华第一次见到伍佰,是在一个音乐节上,他这样形容第一次见到伍佰的场景:我看到台上有个人带着一副大苍蝇墨镜,穿着紧到不行的裤子,屁股蛮大的,后口袋还硬塞了个皮夹。他在台上又唱又扭,有种别人没有的魅力,打到了我,我跟自己说:「哇,这是没看到过的!」倪重华一直认为台湾没有真正的摇滚吉他手,直到他看了伍佰的表演:“哇操!终于来了一个!”▲倪重华、伍佰、陈升最开始的时候,伍佰有着固定的表演时间,每周五演唱。而每到这个时候,老板就会亲自画上一幅伍佰的侧脸肖像挂在门口,上面写着“今夜吴俊霖”。后来唱片公司觉得吴俊霖这个名字太难记,于是改成他的小名“伍佰”。几番周折之下,倪重华创办的摇滚厂牌“真言社”接手制作伍佰的第一张专辑《爱上别人是快乐的事》。那时候,伍佰依旧是过着借钱度日般的生活,为了带着乐器跑场,东拼西凑花了一万块买了辆勉强能跑的车。而制作《爱上别人是快乐的事》时,执着于造型的倪重华给伍佰找了件Versace衬衫来拍摄专辑封面,那件衬衫三万块。然而倪重华第一次介绍伍佰给同事认识时,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你为什么要给一个长得像「卡车司机」的人做唱片?”确实,伍佰每次演唱时都会青筋暴露,张牙舞爪,弹吉他时浑身紧绷,充满了力量感,而他自己却不知道。他就像生命力极强的爬山虎,紧紧吸附在音乐这堵墙上不松开,所以每一次的表演他都会用尽全力。或许是考虑到市场的问题,倪重华在一次开会时指出:“你这种张牙舞爪的唱情歌的方式,会吓到女听众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脸冷酷的伍佰回到车上之后失声痛哭。还记得还在摆地摊的时候,因为生意不佳,他决定送下一个驻足的客人一条项链,当他送出项链时,客人却被他的凶相吓跑。或许在外人看来,他已练就了一身的铜皮铁骨,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硬汉外表下,其实是一颗柔软的心。年发行的第一张专辑《爱上别人是快乐的事》发布之后市场反应平平,满打满算,也只卖了七、八万张。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新人歌手这样的销量意味着很有可能再也没有第二张唱片“后来我觉得这样不太好,人家出那么多钱帮我弄唱片。”庆幸的是,伍佰与Chinablue的队员终于相遇了。下来思考的伍佰努力寻求改变,《浪人情歌》见证了他的变化。“我是开车的时候突然想到的,车子就停在路边,词曲一起写出来,只用了五分钟。”很快的,第二张专辑《浪人情歌》发布,与前一张专辑相比,这张专辑多了很多情歌,商业气息也更浓。也是从这一张专辑开始,封面的名字由吴俊霖变成了伍佰ChinaBlue。据Dino说,有天他们在想乐队名字时,他念了一个英文字-Jungle,但伍佰他们重覆念数遍之后,成了“中国”,又因为伍佰钟爱蓝调,于是乐队的名字就顺理成章叫“中国蓝”。但Dino说,China的意思并不单指中国,另一个意思是指陶瓷,“蓝陶”也很美,虽不像乐队的名字,拿来隐喻音乐在他们心中的美感倒是非常恰当。
伍佰心里其实看不起这首《浪人情歌》,把它定义为“芭乐情歌”。但是他却解释道:“你仔细听,这张专辑只有《浪人情歌》和《牵挂》是芭乐歌,其他都不是。那是我的坚持。”说完,他自己忍不住笑了起来。伍佰虽然为了商业化做出了改变,但是唯一不变的是,伍佰ChinaBlue在息壤每周一次的表演,以及所有能让他们唱歌的音乐节、Livehouse,都会用尽全部力气。不过因为唱得太猛,伍佰最后喉咙长茧需要开刀。动过手术之后的伍佰,意识到唱歌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了,要稍微柔和一点。令人唏嘘的是,这张如今十分经典的专辑并没有让伍佰大红,倪重华便安慰过伍佰:“我们去livehouse,一个个慢慢地唱,唱到每个看到你们的人,都变成fans,这就成了。”伍佰ChinaBlue硬生生沿着live这条崎岖的小路一直走,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的,粉丝真的越来越多。甚至到最后,每周五拿五百块去看伍佰的表演,成了当时台湾青年最潮的事情。所以伍佰ChinaBlue有一个值得敬畏的称号——台湾Live之王,这个称号的背后,是伍佰ChinaBlue在4年间几乎跑遍了台湾的音乐节、酒吧和Livehouse。因此伍佰心里清楚,如果不是ChinaBlue的队员陪着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台湾的每一个livehouse、音乐节和酒吧,伍佰不会有今天。年5月19日星期五的晚上,在Live-A-Go-Go的酒吧门口,挂着今晚演出乐队的名字——“今夜伍佰ChinaBlue”。推开门之后,一股音浪夹杂着热浪袭来,整个酒吧已经人山人海,而背后还有不断朝里面拥挤的人群。台上的四个人,一边喷着汗水,一边用力的弹奏、演唱。台下的人一边用啤酒瓶敲打着桌子,一边扯着喉咙纵情高歌“我会擦去我不小心滴下的泪水,还会装做一切都无所谓”、“我决定爱你一万年!”最后人越来越多,桌子都已经摆不下了,于是他们把桌子撤掉,全部观众都拿空酒瓶敲着地面。这场表演的现场,被制作成了专辑——《伍佰的LIVE-枉费青春》,里面最惊艳的莫过于那一首被称为无法超越的现场版《爱你一万年》。通过这张专辑,台湾人第一次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摇滚。从舞台底下寥寥几人,到人的场,到人的场,到人的场,再到体育馆、体育场,从翻唱英文歌,到改编台语老歌,再到唱自己的原创……伍佰带着chinablue硬闯出了一条地下乐团主流化的道路。日后的台湾乐团们都受此影响深远,五月天的贝斯手玛莎曾经说过:“冒充大人在酒吧看过伍佰的演出之后,才知道我们距离出道还有多远。”伍佰不喜欢单一的风格,他总是在不断尝试不一样的曲风,从早期的蓝调摇滚,到金属、电子乐,然后再回到民谣和蓝调。无论怎样的风格,伍佰在写歌前,总会先想:现场唱,会是怎样?伍佰也很喜欢在现场将他钟意的歌曲拿过来重新演绎,而这些歌在经过伍佰的重新演唱之后,居然毫无违和感!伍佰翻唱的《梦醒时分》就是这样的一首歌,在这首歌下面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评论:听别人唱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听伍佰唱则会觉得这是一种解脱。▲伍佰《梦醒时分》从年到现在,ChinaBlue已经成立28年了,成员都从未曾更替,已经年过半百的伍佰在台上也依然充满了激情。从《浪人情歌》开始到现在,伍佰的专辑封面上,即使只有一行小字都好,都一定要把“伍佰ChinaBlue”这个团名写完整。它的意思是,伍佰和ChinaBlue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曾经有人请伍佰去演出,说是假唱就行,不用带乐队,伍佰把人家痛批一顿:“先不说我不愿意假唱,就算是假唱我也要和我的乐队一起。”于是这么多年来,伍佰ChinaBlue从来都是一起出现在台上,无一例外。伍佰ChinaBlue是一群怀揣着赤子之心的人,不管曾经多么红,他们都刻意和名利以及商业保持着距离。在这28年间,他们有过争吵,有过分歧,可是最后还是会彼此妥协。伍佰说经营团员关系的秘诀在于:“工作的时候就是纯粹的团员关系,私底下就是像家人。”至此,我似乎品到《想见你》为什么会用伍佰ChinaBlue的老歌作为穿越时空的BGM。因为伍佰ChinaBlue就是一支真真正正穿越了28年时光的乐队啊!本文参考资料:《从吴俊霖唱到伍佰》,倪重华《浪人情歌》专辑介绍,伍佰官方网站《伍佰音乐记事》,伍佰官方网站《返去故乡》:伍佰与九零年代的时代精神,张铁志《音乐五四三》:马世芳专访伍佰(完)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作者:乐一李编辑:乐一李今日拓展阅读官方APP:搜索下载「哎呀音乐」投稿:后台回复「投稿」或添加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