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以为时间还有很多,
经得起我的漫不经心和浪费。
但是后来才知道,
没有来日方长,只有时光匆匆,
很多人和事都是一去不复返,
再也无法追回。
这几天,
全国各地陆续传来新冠肺炎感染者出院的好消息。
2月2日,
医院更是创造了37名新肺患者出院的记录。
这些患者中,年龄最大的是一位88岁的大爷。
图片来源:
人民日报在首都健康发布的一则公告里,
有这样一组数据——
2号出院的3名患者中,
年龄最大的68岁,
年龄最小的38岁,
平均住院天数,是9.3天。
图片来源:
首都健康再随手翻翻最近出院患者的信息,
他们的住院时间,
大多不超过十天。
湖南一位患者,
从确诊到出院,用了7天。
图片来源:
梨视频河南一例患者,从确诊到出院,
更是只用了4天时间。
图片来源:
大河报2月1日,
全国新冠肺炎患者的治愈人数首次超过死亡人数。
钟南山院士也不止一次说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并不高,
总体来看比SARS要低,
(虽然低,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图片来源:
人民日报基于此,
我想很多人都关心,
除了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外,
战胜新冠肺炎,还要哪些刚需?
在看了几位出院患者的自述后,
我总结了下面3点。
其实这几点,不仅对新冠肺炎患者,
对健康的人来说,同样重要。
01
不仅是自述,
后来姑娘发了一条朋友圈,
也和所有人强调了要多喝水,饮食清淡。
02
心态好。
图片来源:
梨视频图片来源:
梨视频心态决定一切,
这句话用在哪里都合适,
一个人拥有好的心态,
才能拥有健康。
03
这次疫情中,还有一个词被大家反复提及——
免疫力。
一位患病的姑娘说,
勤洗手多通风,
做好防护,提高自然免疫力,
外面的人,
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图片来源:
随拍滨州图片来源:
小麦在新冠病毒面前,
免疫力真的很重要。
感染病学家李兰娟就说过,
在新冠肺炎面前,
所有人都易感,
但老年人或免疫能力低下,
或者有慢性病的这些人,
更易感或者更容易变重症。
图片来源:
人民日报前面提到的李霖琳的日记里,
有这样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
她说,“只有更多健康的人躲过这次疫情,才会好。”
虽然那句,“这世间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大家已经烂熟于心了,
可经历了这次疫情,
我们好像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国卫办第四版诊疗方案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年1月27日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里提到中医治疗:
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各地可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
1.医学观察期
临床表现1:乏力伴胃肠不适
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
临床表现2:乏力伴发热
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防风通圣丸(颗粒)
2.临床治疗期
(1)初期:寒湿郁肺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或无热,干咳,咽干,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腻,脉濡。
推荐处方:苍术15g、陈皮10g、厚朴10g、藿香10g、草果6g、生麻黄6g、羌活10g、生姜10g、槟郎10g。
(2)中期:疫毒闭肺
临床表现:身热不退或往来寒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腹胀便秘。胸闷气促,咳嗽喘憋,动则气喘。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推荐处方:杏仁10g、生石膏30g、瓜蒌30g、生大黄6g(后下)、生炙麻黄各6g、葶苈子10g、桃仁10g、草果6g、槟郎10g、苍术10g。
推荐中成药:喜炎平注射剂,血必净注射剂。
(3)重症期:内闭外脱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辅助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推荐处方:人参15g、黑顺片10g(先煎)、山茱萸15g,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
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4)恢复期:肺脾气虚
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推荐处方:法半夏9g、陈皮10g、党参15g、炙黄芪30g、茯苓15g、藿香10g、砂仁6g(后下)。
(二)中国医院仝小林院士的建议
1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医院、医院医疗队抵达武汉。与此同时,仝小林院士带领专家组医院临床一线诊治病人。
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面,除了外出戴口罩、勤洗手等,他提出了以下方法:
艾灸:该病病邪为“寒湿”,所以应该慎用苦寒药,患者饮食要避免寒凉,食用温热饮食。除了服用中药,中医还有一些简单的治疗方法可以试用,如艾灸神阙、关元、气海、胃脘、足三里等,可以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吃大蒜:年非典时,我们在进入病房前都吃大蒜。大蒜素有抗菌作用,对于一些病毒感染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这是我们非典时期积累的经验,有病无病都可以用。
代茶饮:推荐一款简易的寒湿(瘟)疫方:苏叶6克,藿香叶6克,陈皮9克,煨草果6克,生姜3片(寒湿重者,生姜用5~10片)。煎汤代茶饮。
中成药:预防可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或水),剂量减半。
(三)玉屏风加减方
在预防方面,湖北、广东、甘肃、江西、陕西等多省市政府部门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方案,均为玉屏风基础加减。
玉屏风由黄芪、白术(炒)、防风三味药配伍而成,组方虽简单却极为精妙。
重用黄芪,有很好的补气功效,可益气补气,固表止汗;白术健脾燥湿有助于气血运化,还可以帮助黄芪补气;防风的作用则是发汗解表、疏散风邪,把体内的有毒物质排出体外。
玉屏风散
黄芪、白术(炒)、防风。
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方中黄芪重用,益气固表,实卫而止汗,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固表,而为臣药。防风走表而御风邪,为佐药。黄芪得防风,固表不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不伤正。本剂补中有散,散中有补,合建益气固表止汗之功。
自汗由气虚卫外不固所致,症见自汗、恶风、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弱。
体虚易感冒由表虚不固所致。症见神疲乏力、自汗恶风、反复感冒,舌淡,脉虚。
此外,还有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肾病综合征、小儿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原体肺炎、小儿变应性鼻炎、角膜溃疡病、复发性口腔溃疡、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症的报道。
本品有增强免疫功能、抗变态反应、平喘和抗应激等作用。
《黄帝内经·素问》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学所说的“正气”是人体的机能活动和抗病、康复能力,与现代医学中的“免疫”概念相对应。
人体的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无论是流感、普通感冒,或是新冠状病毒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皆因病毒外邪入侵、正气不足所致。为此,增强人体正气、提高免疫力,是抵御病毒、疫邪的有效方法。
玉屏风,扶正固表,正是有助于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尤其适用于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气虚易感冒者、一线医护工作者等高风险人群。
春节已至,错峰出行,避免与感染人群接触,外出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多通风,注意保暖,健康饮食,也是必不可少的疾病预防手段。如果出现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请务必及时就医治疗。
(四)金叶败毒颗粒
金叶败毒颗粒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在《医宗金鉴》古方“五味消毒饮”基础化裁而成具有广谱抗病毒、抗炎、抗菌、抗内毒素等作用,说明书注明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风温肺热病热在肺卫证,症见发热,咽痛或乳蛾红肿,流涕,咳嗽,咯痰,头痛,口渴等。
中医专家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根据《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一版)》等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治疗方案,可依据患者病情、体质等情况进行辩证论治。
按病情发展进程可分为轻症、重症、恢复期。其中轻症阶段为疾病发病初期,中医辨证属热毒袭肺证,则为风热之邪侵害人体肺部初期,主要表现有发热、咽干痛、干咳少痰、头痛、四肢肌肉酸痛、乏力、口渴喜饮等。可运用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治法进行治疗。
金叶败毒颗粒说明书功能主治主要针对热在肺卫证,临床表现症状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轻症中的热毒袭肺证临床表现一致,适合用于治疗中医“瘟疫”轻症,在疫情爆发后被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列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储备用药。
点击进入商城
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