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康复医学会共同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南(第一版)》。该指南由康复的目标、康复的对象和场所、康复诊疗工作原则、康复诊疗流程、康复评估、中西医康复治疗、注意事项七部分构成,特别是在中西医康复治疗部分,重点介绍了中药治疗康复、中医理疗康复、心理康复等具有中医特色和优势的康复方法,对新冠肺炎患者恢复期的康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临床观察发现,患者虽经过积极救治,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躯体功能、免疫功能、心理及社会功能等损伤。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张伯礼院士认为中西医结合在新冠肺炎患者康复中具有明显优势。为了促进新冠肺炎患者早日恢复身心健康,早日回归岗位、回归社会,张伯礼院士决定联合相关专家共同牵头制定一个适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西医结合康复的指南。
该指南由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张伯礼院士、王辰院士等相关专家牵头组织,由武汉抗疫一线的部分中医药专家以及华中医院医院的相关专家共同起草。该指南编写组在综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试行)》、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与疾控组组织相关专家编写的《湖北省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康复诊疗方案(试行)》、中国康复医学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康复诊疗工作综合指导意见(第二版)》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呼吸康复指导意见(第一版)》基础上,结合武汉地区新冠肺炎恢复期临床表现及病证特点,按照中西医结合、支撑医学观察、便于实施、利于坚持等原则,医院患者康复实践而制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南(第一版)》形成初稿后,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分别征求了国内中西医呼吸、中西医急诊、康复、心身等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并进行多次修订。编写组认为,由于目前对新冠肺炎康复规律的认识尚待进一步探索和提高,加之编制时间紧张,指南难免会有一些不足之处,将在康复实践中不断加以补充完善。
以下是指南全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南(第一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新冠肺炎患者虽经过积极救治,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及社会功能等障碍,采用恰当的康复干预,将有利于消除后遗症,促进患者心肺功能和体能的恢复,减轻焦虑等不良情绪。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西医结合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期的独特优势,由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张伯礼院士、王辰院士等相关专家牵头组织,在武汉抗疫一线的部分中医药专家以及华中医院医院的相关专家根据临床观察及实践经验,在综合国内相关部门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相关指导建议(意见)及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共同起草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南(第一版)》,在征求相关专家意见后进行多次修订,现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康复医学会共同发布,供新冠肺炎恢复期临床诊疗参考使用。一、康复的目标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康复的目标主要是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和功能障碍,减少并发症,缓解焦虑抑郁情绪,降低致残率,最大程度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二、康复的对象和场所对象:符合《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通知》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经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存在呼吸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及社会功能障碍,且无康复治疗相关禁忌证。场所:指定的出院后患者康复医疗机构、隔离场所、社区、家庭。三、康复诊疗工作原则1.康复诊疗工作须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护中常见医用防护使用范围指引(试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等文件要求做好各种防护。2.重视患者康复评估,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确保患者最大获益。3.重视康复科普宣教、心理咨询,可采取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