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之星
咻!快看本期闪耀的星—奉献之星
又到了淮阴师范学院每年从不缺席的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环节啦~
下面团团带大家感受一下本次奉献之星候选人的风采不要忘记投出你们宝贵的一票!
快来为他们疯狂打call吧!
文院陈奥陈奥,女,汉族,共青团员,年11月生,江苏泰州人,现就读于淮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担任文学院班副团支书。作为一位00后的高校学子,一位新时代的防疫志愿者,受父亲言传身教感染,她长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在年初的新冠疫情防控阶段,她主动请缨、勇于担当,不畏严寒、坚守一线,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用奋斗和奉献,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描绘出绚丽的青春底色,书写了无悔的青春篇章。
向上滑动阅览
筑梦与传承
自高中开始,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活动,曾多次跟随党员父亲陈新下乡慰问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
父亲陈新是泰州地区的“名人”,身为高港检察系统干部的他,因热心公益事业被评为泰州市首届最美志愿者。疫情期间,父亲以身作则,让本就心怀家国安康梦的陈奥,坚定了志愿服务的初心。“老爸已经是最美志愿者,你也要跟上。”陈新这样鼓励女儿。年2月6日,陈奥成为高港区口岸社区的唯一一名00后志愿者。
无畏与坚守
尽管社区方圆一公里内有三名新冠病毒确诊者,但在疫情防控最需要的时候,陈奥坚守在泰州市高港区口岸社区的“要道口”,每晚临睡时还将当天的“收获”写进日记。
陈奥日常的工作包括对本社区人员的出入登记、测量体温和对外来人员的拦截劝返、向每个家庭发放出入登记卡等。值班时陈奥在社区口的卡点对外来人员进行拦截和耐心劝返,限制本地人员无故外出,登记出入人员并测量体温、进行每日消毒等工作。有时她也会拿着宣传册在社区中宣传巡逻,并向社区居民科普新冠肺炎相关的常识和预防措施。
严寒的天气冰冻不住陈奥炽热的服务心。陈奥在日记中写道:“我在道路查看时,发现路上鲜有人出行,由此可见,国家对于疫情的宣传成效显著!人民大众也积极响应!大多遵守了‘非必要,不出门’的原则。尽管天气严寒,但喜悦欣慰之情早已温暖心窝。”同样,枯燥乏味的工作泯灭不了陈奥坚定的服务情。日记写道:“群众对使用出入券的困惑,我们细细解释;群众对登记提出的建议,我们虚心采纳。既要登记,又要解释,后来手酸了,嗓子干了,没时间喝水,登记持续了近3个小时。”
“隔门不隔心”,入户排查暖人心。“您好,我是口岸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请问最近有没有湖北或武汉的亲人来访?”“请问家人中有没有感冒发烧的?”……这是口岸社区每位志愿者入户的开场白。
无畏坚守在岗位的同时,受父亲的叮嘱,陈奥从未忘记保护自己。陈奥说,每次交接时间一到。她就拿消毒水朝身上细细地喷,回家后将口罩摘下再次消毒,最后套上保鲜袋将口罩丢进专用垃圾桶。
提升与反思
通过在抗疫中不断学习与成长,陈奥从抗疫“新兵”逐渐成为严格又有情怀的社区基层防控“主力军”,无怨无悔地战斗在防控的第一线。基层防控的每一项工作都很细碎,但陈奥始终坚持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做好自身工作。她深深明白,在疫情面前,基层防控不容懈怠,来不得半点马虎。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她时刻不忘反思自己。
疫情期间,与父亲的交流也促进了陈奥的提升。父亲陈新发现疫情防控出现一系列问题:登记过程中,人群集中易发生交叉感染;物业工作人员及农村底层干部口罩稀缺等等。于是,他一方面及时向有关上级部门反映,另一方面联系相关单位要了个口罩送往乡下。陈奥敬佩的同时想到了社区面临的新问题:志愿人手不够。为此,她将表姐拉入了志愿团队,壮大了志愿队伍。陈奥说,通过这件事她明白人不仅要勤于工作,还要善于思考,发现并努力解决问题。如果人人如此,再大的困难大家也能战胜!
群众和志愿者的暖心互动也给了陈奥很大的感触。陈奥在日记中写道:“大多数人自觉止步,前往登记姓名、家庭住址及体温测量情况,工作整体有序。大家也没有预想中的恐慌,反而亲切慰问我们这些志愿者,积极配合。”她称:“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哪来防疫工作的顺利,我们的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
严格遵守规则是陈奥的做事准则。看到没戴口罩的奶奶要出门卖废品,陈奥主动上去沟通,最终奶奶理解配合。陈奥相信志愿者积极和群众沟通既维护了秩序,也让规则意识深入人心。有人遵守规则,也有人践踏规则。看着一些闹剧,陈奥反思道:“自觉性源于责任感。说到底,自觉是从我做起,形成一个社区,形成一个城市,到最后,形成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疫情当前,需要每个人自觉遵守规则。因为尊重生命,也是尊重自己!”
“心中有火,眼里有光。”作为美好时代的新青年、身处伟大祖国的年轻人,陈奥积极融入时代发展浪潮,坚毅勇敢、奔涌向前,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小我融入大我”的谆谆教诲,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主动请缨、勇于担当,用志愿服务诠释了“坚守朴实、追求崇高”的淮师精神,书写了新时代“后浪们”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
文院丁浩洋丁浩洋,男,汉族,共青团员,年10月生,江苏苏州人,现就读于淮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创意)专业,担任淮阴师范学院翔宇通讯社主席,曾获一等奖学金一次,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三等奖,淮阴师范学院60周年校庆优秀志愿者,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三等奖,参与年淮安大运河铁人三项新闻宣传志愿服务工作,年淮安食博会新闻宣传志愿服务工作,第一届“外教社?词达人杯”江苏省大学生英语词汇大赛淮阴师范学院赛区二等奖,年“战‘疫’时刻”征文评选活动二等奖,“新时代淮师青年”征文一等奖,“新时代新青年新展望”征文三等奖,淮阴师范学院优秀学生会干部,四次“翔宇好新闻”一等奖,三次翔宇通讯社优秀记者等。
他勤于修学储能,涵养专业素养,以责任、担当和奉献锐意进取,抒写志愿服务的青春诗篇。
向上滑动阅览
涵养文学情怀,汇聚青春力量
作为一名文学院的学生,他满怀对文学的热爱,利用假期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做到停课不停学,积极配合老师线上教学,践行勤学善思,课上勤做笔记,课下主动与老师探讨问题,在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中获得三等奖,考取国际英语人才证书,大学生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中参与的《养颐社区养老服务》获校级立项,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在综合测评中取得了专业第一,一等奖学金的好成绩。课外时间,他广泛阅读,刻苦钻研。受到老师们的熏陶,他对于中国古典文学一往情深,结合课程知识,研读《诗经》《楚辞》《左传》等原典,不断磨砺专业素养,涵养文学情怀;他进一步发展自身对外国文学的兴趣,结合文学理论知识,尝试进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批评。他以专业知识为方向,将文学兴趣化作内驱力,学以致用,打磨文字功底,争做青年榜样。
传递青年声音,展现青春风采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疫情发生时,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他积极响应响应团组织号召,充分发挥自身在新闻宣传工作方面的经验,参与进行抗疫防控相关宣传工作,并利用翔宇网、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