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平台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TUhjnbcbe - 2021/2/18 12:05:00

李赞张其仔

发表于《产业经济评论》年06期

摘要

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时代最主要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形态。从需求侧看,平台经济发展受线上交易与消费习惯、消费和产业升级的影响;从供给侧看,平台经济发展受数字技术、物流供应链的影响。借鉴非典疫情对平台经济的影响,以需求侧和供给侧四大因素为切入点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平台经济的影响机制。短期看,虽部分类型平台型企业疫情期间有亮眼表现,但受宏观环境、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平台经济整体受到负面冲击;长期看,疫情加快了平台经济发展进程。为促进疫情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应加强对平台企业的科技、金融等支持力度,并注重信息安全问题。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平台经济;影响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全球创新链的调整及其影响研究”(批准号19AJY)。

一、引言

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快速行进的经济社会按下了慢速播放键。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爆发,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高度不确定性,研究机构和团队对疫情对经济冲击程度尚未达成共识[1]。疫情防控期间,以平台经济为主要代表形式的数字经济作用被激发和显现出来,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恢复生产、降低疫情传播、保障社会安定等方面,成为抵御疫情冲击的重要力量[2]。学者普遍认为疫情给中国数字化进程按下快进键,数字技术、数字化转型、平台型企业、数字经济等被认为将迎来新一轮爆发期。全球经济危机爆发风险下,平台经济能否独善其身,成为带领经济走出衰退的新动能,需从以下角度分析。

首先,历史经验借鉴。年非典期间,更多生产者、消费者认识并使用网上交易,推动了如Alibaba、京东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创立与发展。年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也刺激了部分平台企业的发展,如在线医疗问诊量增速达十倍以上、远程办公需求环比上涨%。据此是否可以判定非典疫情是推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否可以推测新冠肺炎将推动平台经济进入新一轮爆发期?远程办公平台、生鲜电商平台、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平台交易规模扩大是突发性昙花一现,还是由其内在发展规律、影响因素所决定?这是分析疫情对平台经济影响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

其次,宏观环境分析。平台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组织方式和生态系统,受生产者、消费者、产业链、物流供应链等多方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可能通过改变居民消费行为、观念,影响生产商供应产品的时效与成本,商品流通与运输速度等多种途径影响平台经济发展,对其影响是复杂的。因此,既要考虑疫情对宏观经济、产业链、供应链、微观企业主体的影响,也要考虑平台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特点,以及不同的平台经济类型、服务内容、运行模式等。这是分析疫情对平台经济影响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

再次,经济和技术发展阶段分析。我国由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迈入了平台经济时代[3]。我国平台企业的规模、数量、渗透率、国际影响力等,较年有了极大的提高。年,我国平台经济已经占据了GDP的10.5%。因此,基于我国处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充分考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科技创新可能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变革。这是分析疫情对平台经济的长期影响要考虑的第三个问题。

基于此,文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二章,平台经济的内涵、分类及影响因素;第三章,非典时期对疫情平台经济发展的客观分析;第四章,新冠肺炎疫情对平台经济的影响,包括平台经济在疫情期间的作用、疫情对平台经济的影响机制、长期与短期影响、新冠与非典对平台经济的影响比较;第五章,疫情后平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建议。

二、平台经济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一)平台经济的内涵与分类

1.平台经济的内涵

平台经济是以双边市场为载体,双边市场以“平台”为核心,通过实现两种或多种类型顾客之间的博弈获取利润[4]。对于双边市场,RochetTirole()定义为:如果通过提高向一边的收费,同时同等程度地降低向另一边的收费,平台可以改变交易量,则称这一市场是双边市场[5]。平台经济具有层次性、零成本复制性、协作共赢、交叉网络外部性、快速成长性等主要特征[6]。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平台企业加速与传统产业融合,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平台经济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内学者对平台经济的研究也随之增多。目前国内比较认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课题组关于平台经济的界定,即以智能技术为支撑,以数据化的数字平台为基石,聚合数量众多且零散的资源,连接具有相互依赖的多方,促进彼此互动与交易,形成健壮的、多样化的数字平台生态系统,这些有着内在联系与互动的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集合与整体构成平台经济。平台经济包含四个从低到高的层面:数字平台、数字平台企业、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和平台经济。其中,平台是引擎,平台企业是主体,平台生态系统是载体,平台生态系统的集合与整体构成平台经济[7]。根据定义可得,平台经济主要由供给方、需求方、平台(平台运营商)、平台支撑体系等四大类主体组成[8]。

数字经济时代,平台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架构,平台企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平台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就业机会的基本经济模式。数据显示,年,全球TOP10上市企业中平台企业市值比重已由年的8.2%上升至77%,规模达到4.08万亿,较年规模增长了22.5倍[9]。根据《日经亚洲评论》发布的全球公司市值榜单看,截至年12月20日,平台型企业拿下了前十名中的七个席位(见表1)。

表1全球公司市值排名前十

(截至.12.20)

2.平台经济的分类

平台经济主要依靠平台运行,以平台型企业为主导[9],横向由搜索、购物零售向社交、教育、旅游、医疗、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服务行业(见表2)以及工业制造等更多未知领域扩展,纵向整合价值链、产业链、金融链、供应链等构建平台生态,形成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态。根据服务对象可分为面向消费者的平台和面向产业的平台两大类[10];根据交易种类可分为商品类交易平台、服务类交易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11];基于网络效应的平台可分为四种类型,即交易型平台(淘宝、Uber等)、创新型平台(微软、英特尔等)、复合型平台(谷歌、亚马逊等)和投资型平台(软银、Naspers等)[12]。目前我国平台经济发展以电商平台为支撑①,涵盖商品零售、生活服务、产业供应链等领域。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见表3),我国平台经济以互联网生产服务平台、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为主,科技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发展较弱。而新冠肺炎疫情让消费者、生产者、组织者对平台经济认识进一步加强,更多经济主体将参与到平台经济中,推动平台经济由交易平台向创新平台、复合平台,由消费领域的交易与流通向生产领域的组织与管理扩展,加快平台经济的发展。

①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年中国电商上市公司市值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截至年12月31日,国内共有电子商务上市公司66家,分布在产业电商、零售电商、跨境电商、生活服务电商领域。产业电商类(10家):上海钢联、卓尔智联、ST冠福、生意宝、焦点科技、*ST欧浦、慧聪集团、科通芯城、国联股份、摩贝;零售电商类(28家):苏宁易购、寺库、聚美优品、南极电商、中国有赞、拼多多、宝宝树集团、团车网、趣店、如涵、三只松鼠、值得买、国美零售、御家汇、云集、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优信、小米集团、1药网、蘑菇街、乐信、宝尊电商、微盟集团、歌力思、小熊电器、壹网壹创;跨境电商类(7家):广博股份、华鼎股份、跨境通、天泽信息、联络互动、新维国际、兰亭集势;生活服务电商类(21家):携程网、途牛、58同城、前程无忧、房天下、乐居、青客公寓、房多多、平安好医生、跟谁学、阿里影业、阿里健康、齐屹科技、美团点评-W、同程艺龙、新氧、瑞幸咖啡、无忧英语、新东方在线、网易有道、猫眼娱乐。上市地点中:66家上市电商中A股19家,港股17家,美股30家。其中A股包括:上海钢联、ST冠福、生意宝、焦点科技、*ST欧浦、国联股份、苏宁易购、南极电商、三只松鼠、值得买、御家汇、歌力思、小熊电器、壹网壹创、广博股份、华鼎股份、跨境通、天泽信息、联络互动;港股包括:卓尔智联、慧聪集团、科通芯城、中国有赞、宝宝树集团、国美零售、小米集团、微盟集团、新维国际、平安好医生、阿里影业、阿里健康、齐屹科技、美团点评-W、同程艺龙、新东方在线、猫眼娱乐;其余30家为美股。

表2平台经济范围

来源:阿里研究院德勤研究《平台经济协同治理三大议题》

表3互联网平台分类

来源:国家统计局《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

(二)平台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中国的互联网平台经济经历了从效仿到自主创新、从落后到领先的快速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内通信基础设施的完备、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接入用户的庞大规模为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用户规模经济主导的网络平台产业中,国内的用户规模成为支撑中国平台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13]。吕本富()提出互联网平台特性的九宫格:“技术驱动”:云计算(Cloud)、移动终端(Mobile)、技术表达(APP);关键环节:数字化(Digitalization)、连接(Connection)、精准匹配(Match);“人的需求”:社交化(Social)、赋能(Enabler)、生态(Ecosystem)[14]。从需求侧与供给侧两端看,线上交易与消费习惯、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物流运输的高效与智慧化是推动平台经济发展的关键四因素。这四方面也是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平台经济影响机制的切入点。

图1需求侧与供给侧

影响平台经济的四大因素

1.用户规模

线上交易与消费习惯形成庞大的用户规模是平台经济发展的需求侧基础性因素。平台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网络外部性,表现为平台上卖方越多,对买方的吸引力越大;同样,卖方在考虑是否使用这个平台的时候,平台上买方越多,对卖方的吸引力也越大[15]。从平台经济发展历程看,最初的互联网媒体平台,如搜狐、雅虎等,只提供浏览新闻、咨询的功能,平台消费方被动接受讯息,平台发展的外部交叉网络性特征并不明显。非典时期,人们被迫居家,通过电商平台进行交易与消费。交易与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粘性,电商平台的需求端初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消费群体,用户层基本形成。

非典后,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电商平台开始崛起,推动平台经济进入大众视野。数据显示,年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万,互联网普及率16%,网购用户规模万人,网购渗透率22.1%;截至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万人,互联网普及率67.0%;网购用户规模万人,网购渗透率79.7%。正是庞大的网民数量、网购用户规模支撑了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如图2-3所示。

图.12-.6我国网民规模(万人)

和互联网普及率

来源: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6)数据整理绘制

图.12-.6我国网购网民数量

及网购渗透率

来源: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整理绘制

2.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

消费升级、产业升级是平台经济发展的需求侧动力因素。消费升级首先表现为收入增加,消费支出能力增强。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有能力购买和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以及网络服务、通信服务等,这触发网络用户规模攀升,并驱使消费从线下转线上。其次表现为消费结构的升级: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升级;由从众型向个性化、定制化消费升级;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由低端产品消费向高端品质产品消费升级。平台型企业服务内容不断推陈出新,从零售领域向文娱、社交、教育、医疗、共享等领域扩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以满足消费结构升级,这成为平台经济快速发展最重要的需求侧因素。如图4-6所示①。

①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图4-年

网络零售交易规模及增速

图-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及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

图-年实物与非实物

网上零售额及增速

来源:图4-6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绘制

同时,平台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引领消费升级的趋势。支撑平台经济发展的大数据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使得个性化、差异化、体验式、场景式、全天不间断式、互动性消费得以现实,且成为消费新方式和增长点。消费升级与平台经济两者形成相互促进的正循环,平台经济助力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消费助推平台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对产业升级而言,平台经济发展模式正成为整合全球经济、行业资源的新兴方式[16]。其中生产性互联网平台是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石。生产性互联网平台可有效整合企业运营数据、上下游资源、设备运行信息等,将对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营销服务和组织变革带来革命性影响[17]。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已取得一定成效,可以预见,未来将有一批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APP、创新服务平台涌现出来,推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从消费环节向制造环节拓展、从提高交易效率向提高生产效率延伸、从推动制造资源的局部优化向全局优化演进[18]。

3.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是平台经济发展的供给侧决定性因素。没有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平台经济就失去了发展活力。这些技术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电子支付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以及物联网、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区块链技术等等。其一,计算技术遵循摩尔定律,即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PC、手机、iPad等由奢侈品成为必需品。其二,现代通信网络技术遵循吉尔德定律,即每6个月通信系统承载信息能力(总带宽)翻一倍。带宽增长促使通信成本下降,互联网更快、更全球化,成为互联网和移动网络快速增长的重要催化剂。其三,信息处理技术即将文字、图像、声音、影像进行数字化,由此产生了涉及生活、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等多项数字内容产品。其四,电子支付技术让平台交易更便捷、高效;网络安全技术则保证了平台交易的可靠性,打消交易顾虑。其五,物联网、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区块链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颠覆性创新,是平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给平台经济发展创造了无限想象空间、创造更多新的平台经济商机。

数字技术对平台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显而易见:截至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9.32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2%;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49亿;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8.17亿;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05亿;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81亿,占网民整体的40.5%在线医疗用户规模达2.76亿,占网民整体的29.4%;远程办公用户规模达1.99亿,占网民整体的21.2%。①

①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4.物流供应链

无论是传统工业经济还是新兴的平台经济,物流供应都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传统工业经济时期,“要想富先修路”反映了物流在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平台经济时期,虽然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打破了服务的空间限制,为虚拟的数字化服务贸易、数字内容贸易等发展提供跨区域发展的空间,但实物商品类贸易仍是目前平台经济发展作用的主要领域。同时,在平台经济时期,物流除满足传统的货物运输外,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平台企业的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如在疫情隔离、快递业务未恢复期间,国内三大电商平台——京东、淘宝、拼多多相比,京东物流供应链模式更具有优势;生鲜电商的竞争也取决于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优劣。对商品贸易而言,平台经济节约了消费者搜寻商品的时间成本,拓宽了生产厂商的销售渠道,降低了仓储和销售费用,提升了商品贸易量。除数字内容产品类平台如音乐、视频、电子书、数据平台企业之外,绝大多数平台型企业为满足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都需要高效智能的物流供应管理。如美团、饿了么等,虽属于生活服务类平台,但其本质仍是解决生产者或服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商品或服务的匹配度,其价值的实现仍有赖于物流供应。即使是视频、社交类平台,其发展的直播带货、社交带货(微商)等,仍离不开物流供应管理。

从平台经济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物流业是平台经济发展的配套产业,是实物贸易类平台经济供需双方实现有效对接的最后一公里。平台经济由消费互联网平台向产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转型,高效智能的物流配送服务是平台经济发展的重要供应链环节,也是促进平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电商类平台是平台经济中率先崛起并仍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平台模式。物流配送是实现电商类平台供需双方有效对接、提高平台服务效率和满意度的关键环节。年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物流问题是造成用户不满意的原因之一,有21.2%的不满意用户是因为送货时间太长,15.7%的用户认为快递人员服务态度不好,10.8%的用户认为运费过高。并得出物流是目前用户满意度提升的主要方向之一。年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网购用户决策时对快递配送速度、快递公司信誉、快递费用高低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平台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