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27日
黄石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清零”
一年时间过去了
苏黄两地白衣战士
再聚首
这个拥抱
我们等了整整一年!
“黄石欢迎你们,我的恩人!”年过7旬的王华(化名)被确诊新冠肺炎时,属于重症。医院后,江苏援黄医疗队接手,王华用上了无创呼吸机。但是随着病情发展,王华病情越来越重,医疗队选择了插管,病情得到了好转。
“我当时正常呼吸和运动都很困难,医生陪着我一起做呼吸训练,慢慢地我才把呼吸机给脱下来。”王华回忆说,由于行动不便,后期的恢复中,一直是医疗队的护士料理王华的日常,给他洗脸,给洗他脚,扶他下床,站一站、走一走。
“我能活下来,多亏了江苏医疗队,当时他们走的时候我还在病床上,我给他们说,我舍不得他们,当时我真的挺感动的。”如今,王华早已恢复,但想起那段经历他依旧眼睛湿润,感动医生的认真负责,感谢医生对他的不放弃。
“不管多少次,黄石人都欢迎你们,我的恩人!”
“没得说,一辈子都会记得他们!”牧羊湖社区的李达(化名),清晰记得年初被确诊新冠肺炎后,那一刻的绝望。
“我在武汉工作,当时我有点发烧,没想到就被感染了。”医院后,妻儿也被隔离起来了,每天他们都通过手机视频,互相打气,心中的不安却从总是无法散去。
不久后,江苏援黄医疗队来到了黄石,南京医院的牛常明医生接手了朱达的治疗工作。医疗队的到来让李达不安散去大半,很快,在牛常明的悉心治疗下,李达康复出院。
“多亏了江苏援黄医疗队,包括牛主任,药也好,技术也高超。没得说,一辈子都会记得他们!”出院那天,李达握着牛常明的手承诺,下次来黄石他一定请喝酒。
时隔一年,李达的身体、生活都已经恢复正常,但对江苏援黄医疗队的感激他牢记在心。得知专家们再次来黄,李达高兴地说“牛主任,你的酒,我没忘。”
“我们永远铭记在心!”如今,市民林艳(化名)的生活早已恢复了正常——上班、照顾小孩、增强锻炼。不同的是,每隔一段时间,社区就会联系她,帮助她定期做体检,了解她最新的身体状况。
林艳今年33岁,曾是一名新冠肺炎感染者。她介绍,去年1月29日,她确诊后被送入黄石“小汤山”——医院(医院)隔离治疗。当时,医护人员们事无巨细,帮她制定治疗方案,安抚她的情绪……
2月8日,林艳经诊断符合出院标准,出了院。但此时,她依然很慌张,“不知道疫情还会持续多久,不知道黄石的情况什么时候才能好转……”不久后,江苏援黄医疗队来了,林艳也从新闻报道中获知了他们逆行而上,舍生忘死的壮举,“心中有很多感谢的话,想对他们说。”
林艳告诉记者,她听到鲁翔呼吁康复者捐赠血浆的消息后,很快响应号召,成为黄石第一批血浆捐赠者。“帮我采集血浆的医生,就是来自江苏援黄医疗队。那时候,我感觉他们好温柔,好亲切……”
回归工作岗位之后,林艳也更加注重休息和锻炼身体,还养成了定期爬山增加肺活量的好习惯,“从某种程度上说,江苏援黄医疗队,为我们今天的正常生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得知江苏亲人返回黄石,林艳特别高兴,她想告诉他们:“你们为黄石作出的贡献,我们永远铭记在心,希望你们和你们的家人都能够健康快乐,也希望你们能够来我家做客。”
今天还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医院副院长黄英姿的生日
在会议间隙,她告诉记者,昨天抵黄之后,陆续有“战友”送来祝福,“感觉很意外,很惊喜。”黄英姿说,她觉得生日不算什么,这个日子之所以被大家记住,是因为去年的3月27日,是黄石“清零”的日子,是江苏援黄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的日子。
“对我来说,我觉得很开心很温暖,
也很感谢生日能被大家记住。”
记者转达读者祝福时
黄英姿笑得很开心
在这样一个特殊日子里
不仅是推动深化苏黄两地校院
战略合作
也是苏黄两地人民心与心的
再一次紧密相连
恩人回家再给力
我们的明天,就更有力量!
记者:石教炼李艳芳陆文博陈子才王若梦熊科香徐鹏举姜博张晓适周巍汪泽栋编辑:郭晓丹龙凤程武柯尧天曹靓陈靖宇胡靖编辑丨龙凤来源黄石发布
审核丨胡颖监制丨刘媛媛出品丨黄石日报融媒体中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